在《三国演义》里,张飞是个勇猛无畏的武将,他的武功和胆略都很出众,常常让敌人心生畏惧。而曹操麾下的许褚和张辽,也都是顶级的猛将,但面对张飞的挑衅,他们却没有勇气应战。这个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许褚张辽为何不敢上?
这个故事发生在长坂坡之战中。当时,刘备被曹操打败,带着一众部下逃亡。当他们稍作休整时,传来了一条噩耗——赵云投敌了!刘备不信,但张飞却十分坚信,他决定亲自去找赵云,如果真是叛变,他会立刻出手除掉赵云。 然而,张飞到达长板桥时,发现赵云并未投敌,原来他只是回去寻找刘备的家人,完全是个误会。张飞因此让赵云先行,而自己则留在桥上断后,阻挡曹军的追兵。很快,曹军的许褚、张辽等猛将赶到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都不敢挑战张飞。 张飞看到曹军来了这么多顶级猛将,心里也明白,如果自己无法守住桥口,敌人就能突破防线,于是他大胆站在桥上大声挑衅,喊着“谁敢与我单挑?”就这么一个人,居然敢如此挑衅整个曹军,让所有人都感到疑惑——张飞身后难道真有伏兵吗?曹军的将领们一个个都摸不着头脑,没敢出手。张飞察觉到自己成功地震慑了敌军,于是又再三挑衅:“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最终带头撤退,曹军的追兵因此狼狈退去,所有人都没料到这一幕。 然而,看完长板桥之战后,大家会疑惑:就算张飞再强,他当时也就一个人而已,背后并没有什么大军,曹军的追兵可是相当多,为什么许褚和张辽这样的猛将竟然都不敢应战?他们可不是怕死的人,怎么会任由张飞如此挑衅? 张飞与曹家的特殊关系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回顾一下穰山之战。很多人只知道赵云在那场战斗中的表现,少有人提到张飞。那场战斗中,曹操面对关羽、张飞和赵云的联合进攻,根本无法正面交战,于是采取了背后偷袭的战术,派夏侯渊去袭击刘备的粮草,而张飞的任务则是去救援被围困的龚都。 然而,张飞虽然成功击退了夏侯渊,却被乐进围困,直到关羽赶来解围。这时有人会觉得奇怪,张飞的武功如此高强,怎么会被乐进困住这么久呢?难道乐进真比张飞更强?其实,这其中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张飞的妻子是夏侯渊的侄女。 因此,张飞和曹家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在穰山之战中,张飞能够轻松击败夏侯渊,并不仅仅是因为武力强大,还因为他与夏侯家有亲戚关系。至于乐进围困张飞,背后肯定有更多复杂的背景。或许,张飞并没有真正与乐进激烈交战,而是“有意”被围困,可能在其中有某种默契和谈判的空间。许褚张辽为何不敢挑衅张飞? 回到长板桥之战,张飞大声挑衅,许褚和张辽却没有出手。其实,他们不敢应战的原因,正是因为张飞和曹家之间的关系。曹操和夏侯家不出声,其他曹军的将领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张飞不仅是个猛将,还是曹家的“女婿”,这种特殊的身份让任何想挑衅他的人都得三思而后行。 曹操亲自带头撤退,表示他不想和张飞死磕。许褚和张辽看得清楚,这场战斗如果硬拼起来,后果很可能会非常糟糕。因此,面对张飞的挑衅,他们选择了撤退,而不是与张飞硬碰硬。 结语 长板桥之战中,张飞敢于单枪匹马大声挑衅,许褚和张辽却不敢应战。这背后不仅仅是因为张飞的武力,更重要的是他与曹家之间的特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曹家和夏侯家都没有发声,其他将领自然不敢轻易出手。曹操的撤退,实际上已经表明了态度——不和张飞死磕。这也是许褚和张辽最终选择退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