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1435年1月3日,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成为大明第六任皇帝——明英宗。同时,太祖朱元璋的女儿们和女婿们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虽然辈分升高,但封号却并未改变,依旧是“大长公主”。
一、太祖对公主封号的规定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太祖朱元璋重新调整了公主的封号体系:“皇姑叫大长公主,皇姐妹叫长公主,皇女则称公主”。这一改动,意味着太祖系的公主与太宗朱棣之间的关系被正式标明。当时,英宗的祖父仁宗朱高炽即位时,太祖的公主们的封号已经被定为“大长公主”。
明英宗继位后,曾向朝廷表示对祖辈公主的关照。特别是在继位初期,英宗表示:“虽然我曾有赐予,但公主的封号始终没有调整,我心有愧意。为此,我决定将所有公主封为‘大长公主’。”他还提到,将继续尊崇那些依旧在世的太祖系公主及其后代。
二、英宗时期的在世公主和后代
英宗继位时,仍有数位太祖系的公主和驸马健在,其中包括:
- 南康大长公主(63岁)
- 永嘉大长公主(60岁)
- 含山大长公主(55岁)
- 汝阳大长公主(年龄不详)
- 宝庆大长公主的驸马赵辉(49岁)
随着太祖系公主的年长和历史的推进,英宗如何对待已故公主的后代,成为了一个话题。
三、对已故公主的后代的待遇
1. 宁国大长公主的待遇
宁国大长公主,作为马皇后的亲生女儿及太宗朱棣的妹妹,在朝廷中受到了极高的待遇。她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备受皇帝的宠爱。然而,公主于宣德九年(1434年)去世,英宗即位后,特命免去其坟地税粮,并为其坟墓安排专人守卫。值得一提的是,公主去世后,英宗还特意批准了她孙子梅永善的请求,继续维持公主生前的待遇。
2. 南康大长公主
南康公主的驸马胡观,曾是围剿燕王的主力军之一,因此她的家族在历史上显得颇为复杂。公主自己,虽然贵为大长公主,但生活并不顺遂。宣德十年,南康大长公主为儿子胡忠争取职位,但命运多舛,直到去世,仍未能摆脱家族的困境。
3. 永嘉大长公主与其他公主后人
永嘉大长公主为了争取家族的权利,曾向朝廷上奏请求封子郭珍为武定侯,但英宗并未答应。这个故事反映了永嘉公主与英宗之间的矛盾,她的家族最终未能恢复其父亲所拥有的爵位,甚至在后来的岁月中,永嘉公主多次努力争取,也都未能改变命运。
4. 宝庆公主赵辉的经历
相较于其他公主,宝庆公主赵辉的生活则显得格外顺利。她的地位和行为,也在当时的朝廷中掀起过不少波澜。赵辉参与了南京的马匹印记工作,却因逼迫民众交出土地而引发民愤。不过,英宗并未过于追究,反而在多个问题上给予赵辉宽容,显现出她在朝中的独特地位。
四、结语:
这些太祖系公主在英宗继位后,虽然被赋予了“带俸”职务,但实际上,朝廷对她们的影响力已大大下降。尽管如此,赵辉的经历和永嘉公主的反复争斗,仍然反映出宫廷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与血脉之争。而在这一切背后,太祖系的公主们及其后代们,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