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是历史上难以回避的话题,尤其是两次中日战争的教训深刻。回顾历史,曾经两次,日本从其军事基地出发,派遣军舰、坦克和飞机介入中国,最终却没有得到好结果。
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到1895年间,日本从海上发起进攻,战胜了清朝,剥夺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还使朝鲜脱离了中国的影响。那时,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击败了北洋舰队,陆军向辽东半岛和台湾推进,最终迫使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并赔款2亿两白银。日本的胜利让其信心大增,以为可以在亚洲称霸。然而,这次胜利也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祸根,因为中国逐渐开始觉醒,民间的反日情绪越来越高。
进入到第二次中日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初日本从东北的基地发动进攻,占领了满洲,并建立了伪满洲国。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从华北进攻,占领北平、上海、南京,一路南下,直到武汉和广州。日本发动了八年的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造成了中国千万军民的伤亡。日本军队在占领区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其中南京大屠杀更是让三十多万中国人失去生命。尽管日本试图快速征服中国,但最终却陷入了漫长的消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再度从本土和海外基地攻击珍珠港,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日本遭到两颗原子弹的袭击,广岛和长崎被摧毁,成千上万的人死伤。最终,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战后,日本被盟军占领,宪法禁止拥有军队,只有自卫队。日本经济在废墟中开始恢复,但普通百姓的生活却依然艰难。
从这两次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日本从基地介入中国的事务,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战争让日本膨胀,从而引发了日俄战争和更大的扩张野心;第二次直接把日本拖入世界大战,最终导致它成为战败国,失去了所有殖民地,并被美国长期驻军。可以说,日本缺乏长远眼光,总是想趁中国弱小时下手,但每次都因此栽跟头。如果今天日本再次从本土基地出发,向美国提供军事装备或后勤支持,参与中国统一台湾的过程,后果恐怕会更为严重。毕竟,现在的中国,军事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远不是上世纪能够比拟的。
目前的局势中,日本一些右翼政客在台上推行对华强硬政策。比如最近当选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她属于保守派,主张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扩大自卫队的作用,并经常参拜靖国神社,激怒了中国。她强调,日本的安全和台湾的安全息息相关,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的这番话并非空口说白话,因为自2021年起,日本政府在防卫白皮书中多次提到台湾海峡的稳定对日本的重要性。2022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挑战,并计划将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2%。此外,日本还加强了在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在冲绳和宫古岛建造了导弹基地,显然是针对台海局势。同时,日本与美国深化军事同盟,允许美军使用日本的基地。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很可能从横须贺或佐世保基地出动,日本提供补给和情报支持。
日本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由于右翼势力的影响,他们怀念过去的帝国时代,想要让日本重新崛起成为军事大国。比如,安倍晋三在任时就推动了集体自卫权政策,允许日本支援盟友作战。而如今的高市则更为激进,她公开支持台湾防卫,并批评中国在东海的活动。此外,美国也对日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被深深捆绑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美国视台湾为遏制中国的关键前沿,日本也必须跟随表态。2024年,美日联合声明再次强调台湾和平的重要性,日本承诺增强自身防御能力。如果中国统一台湾,日本如果让自卫队配合美军出兵,那无疑意味着直接介入。
然而,日本的政客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拥有了三艘航母、上百艘驱逐舰、歼-20隐形战机等先进武器,东风导弹系列更是能覆盖日本全境。全球火力指数显示,中国的军力排名第三,而日本仅排第七。中国的核武库也在不断扩张,预计到2035年,中国可能拥有1500枚弹头。日本防卫白皮书也承认,中国的军力增长是日本最大的安全担忧。中国在台海有地理优势,台湾距离中国大陆只有100多公里,而距离日本本土上千公里。如果日本成为美国的跳板,中国可能会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攻击日本的军事设施。智库的报告也显示,在台海模拟战中,如果日本介入,自卫队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可能损失上百架飞机和舰艇。
除了军事风险外,经济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日本的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3年对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0%以上。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发生战争,日本企业如丰田、本田等在中国的工厂将停产,供应链将断裂,旅游、投资等经济活动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日本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历史上,日本侵华时,经济曾一度繁荣,但最终却崩溃。如今,日本的债务高企,人口老龄化严重,根本经不起战争的折腾。国际社会也不会全力支持日本,联合国的大多数成员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如果日本违反这一原则,最终可能会被孤立。
日本右翼政客认为,通过帮助美国,他们可以摆脱美国的控制,重塑日本的军事地位。然而,这种想法太过天真。美国将日本视为棋子,驻日美军有7万多人,而日本则在为美军提供资金支持。历史上,美国投下原子弹的目的,除了震慑苏联,也是在结束对日战争。战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并推行民主改革,但也限制了日本的军事独立。现在美日同盟看似平等,实则日本依然听命于美国。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很可能将日本拖入战争,日本本土将成为战场。冲绳的民众早已反对美军基地,因为他们害怕卷入战争。
事实上,中国对日本的态度相对宽容。1972年中日建交时,中国放弃了对日本战争赔款的要求,这笔钱价值数万亿日元。此外,中国还帮助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和市场。中日两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交流,中国传给日本汉字、佛教、茶道等。尽管如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而1937年后更是全面侵华,给中国造成了3500万的伤亡。面对这些历史,许多日本政客并未反思,而是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淡化侵略的事实。这让中国人对日本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日本再次介入中国统一台湾,过去的仇恨与如今的冲突,将会一并爆发。
从现实角度来看,日本最好的选择是保持中立,遵守和平宪法,不让其军事基地成为战争的起点。像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谨慎,日本也应当效仿。推动亚洲国家间的合作,建立类似欧盟的机制,这样日本与中国可以共同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成果。而如果日本继续派遣军事装备,参与台海冲突,其国家的独立、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都可能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日本政客应当清醒认识到,走军事扩张的道路最终将带来灾难。右翼势力如高市早苗,她在上台后便推行修宪,并表示要加强日台军事联系。然而,民众并不支持这一政策,只有40%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