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在新中国首次授衔的那次,林彪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如果陈光没有犯下重大错误,以他的资历和战功,大将是跑不掉的。”
陈光是我党资历很深的老干部,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和朱德就非常重视他。韩先楚、杨得志等开国上将也曾是他的部下。那么,为什么在1955年的授衔中,陈光却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呢?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回顾历史,1930年2月,林彪在一次战斗中被国民党重兵围困,陷入困境。在最危急时刻,副支队长陈光不畏生死,带领部队发起猛烈反击,成功打通了敌人防线,帮助林彪成功突围。在这次战斗中,陈光受伤。随后,陈光升任团长,经过一年的战功,晋升为红二师的师长。
在长征过程中,陈光也表现出色,参与了飞渡泸定桥和突破腊子口等重要战役,为红军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到了1936年,陈光成为红一军团的代理军团长。如果陈光没有犯错,单凭他的战功和经历,他当时被授予大将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毕竟,红一军团是红军的主力,后来担任军团长的朱德和林彪都成为了元帅。如果左权没有牺牲,或许他也能成为元帅。
抗战爆发后,陈光担任林彪麾下343旅的旅长。在平型关大战中,林彪将343旅作为主力来歼灭日军。虽然陈光的贡献在平型关大捷中被林彪的光环掩盖,但在接下来的广阳伏击战中,陈光却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尽管敌军力量强大,陈光依然在战术上巧妙布置,成功消灭了千余名日军。
1938年3月,林彪因误穿日军军服被晋绥军士兵误认为敌人,遭到重伤,需赴苏联治疗。在林彪离开后,陈光被任命为115师代理师长,这一任命展示了党中央对他的极大信任。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陈光因不服从命令和过于自大的行为遭到批评。
有一次,林彪要求陈光将一台大功率电台送往总部,但陈光以战事需要为由拒绝了这一命令。林彪对此非常不满,在战后会议上公开批评了陈光的不服从命令。陈光性格刚烈,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与林彪产生了冲突,二人由此结下了怨怼。
关于电台事件,还有另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陈光最终确实准备遵从命令派人送电台,但因战斗的紧急情况,未能及时执行。这种解释表明,或许林彪对陈光的理解有所偏差。
建国后,陈光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由于广东邻近香港和澳门,中央对该地区的情报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期。可陈光却在没有向中央请示的情况下,私自派遣人员深入香港和澳门进行情报搜集工作。此外,陈光还未经批准在广州开办了训练班,学员大多数是烈士的子女。虽然陈光的初衷是培养忠诚可靠的情报人员,但他违反了党的纪律,未向上级请示。
得知这一情况后,叶剑英专门找陈光谈话,提醒他要遵守组织纪律。可是,陈光不仅没有认错,反而固执己见,认为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党,甚至在谈话中拍桌子。陈光的态度激烈,最终导致党中央对他采取了处理措施。
1950年,党中央决定将陈光软禁并撤销他的职务。1951年2月,陈光被开除党籍。毛主席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本希望陈光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大和自负的态度。毛主席特别让人转告陈光:“静下心来读书,不要自大自负,不要不求进步。”
然而,陈光并未接受这个建议。得知自己被开除党籍后,陈光非常激动,甚至表示要见毛主席,坚信自己是被陷害的。但负责保卫的同志劝他冷静下来,相信组织的决定。
1954年,陈光在武汉的软禁中度过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尽管许多老战友劝他接受组织的决定,承认错误,但陈光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并未能放下心中的执念。1954年6月7日深夜,陈光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发生在深夜,警卫来不及抢救,陈光就此去世。
当时,毛主席得知陈光自杀的消息后,神情凝重,长时间未说话。党中央的许多领导人也指出,陈光的性格过于刚烈,这一切实在太可惜了。1988年,党中央恢复了陈光的党籍和名誉,许多领导人承认,当年对陈光的处理确实有些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