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之战中,赵云单枪匹马救出黄忠,这一举动令张郃和徐晃两位猛将惊慌失措,不敢迎战,这一幕令许多人感到十分震惊。那么,如果张郃和徐晃敢于与赵云正面交战,结局会如何呢?他们真的能够打赢赵云吗? 汉水之战的背景 在汉水之战前,黄忠和赵云约定好,黄忠先带人去袭扰曹军的粮草,如果到了约定时间还没回来,赵云将前去增援。到了约定的时间,黄忠并没有按时返回,赵云便决定前去寻找黄忠。 赵云到达战场后,发现黄忠早已被张郃和徐晃围困。赵云见状毫不犹豫,带着少量随从冲了过去。在他面前,曹军的阻拦者无一幸免,不是死就是受伤。眼见赵云如猛虎下山,张郃和徐晃被吓得连忙退避,不敢与之正面交锋。
很多人猜测,张郃和徐晃之所以不敢迎战赵云,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黄忠和赵云联手围攻,毕竟,即便是他们两个联手,也未必能够击败这两位顶级猛将。那么,如果张郃和徐晃没有退缩,直接与赵云单独对战,结局会如何呢? 通过三场交手了解结局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几场关键的交手记录。这些历史对曹操来说,也许早已是心知肚明的事实。 第一场交手:延津之战 在延津之战中,曹操派遣张辽和徐晃联手围攻文丑。尽管张辽和徐晃都是一流的猛将,但他们却无法打败文丑,结果不得不狼狈撤退。更令人吃惊的是,文丑曾与赵云交手,双方激战六十回合却没有分出胜负,而那时的赵云还是年轻的初出茅庐者,战斗经验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由此可见,赵云的战斗力远超张辽和徐晃。如果连文丑都能够与他们抗衡,赵云更有可能轻松击败他们。 第二场交手: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进攻,最终却被周瑜的数万军队打败。在撤退的过程中,曹操再次遇到了赵云等猛将的伏击。当时,曹操对赵云已是深知其威猛,于是命令张郃和徐晃去阻挡赵云,自己带领大军撤退。尽管在此时,张郃与赵云并未正面交手,但从后续的情况来看,张郃突然消失了,而徐晃则继续参与了多场战斗。这不禁让人怀疑,张郃是否在面对赵云时受了重伤,因此才消失一段时间。正如他与马超交战时的表现,张郃常在面对更强敌手时选择回避。很可能,在赤壁之战中,他也未能抵挡住赵云的强大攻势。 第三场交手:汉水之战 在汉水之战中,赵云凭借一己之力冲破曹军的包围圈,成功救出黄忠。张郃和徐晃尽管试图阻挡,但无一敢与赵云对抗。曹操对这一局势十分愤怒,但也不得不承认,张郃和徐晃确实不是赵云的对手。因此,他亲自带队去追击赵云。最终,赵云巧妙地运用空寨计,成功让曹操的追兵陷入困境。曹军在赵云的猛烈反击下败退,甚至赵云追击并歼灭了大批敌军。 结论 通过延津之战、赤壁之战和汉水之战的交手记录来看,张郃和徐晃联手完全无法与赵云抗衡。赵云不仅在个人战力上远超这两位猛将,而且他还具备极强的战场指挥和应变能力。因此,若张郃和徐晃与赵云正面对决,结局必然是他们败北。曹操深知这一点,正因如此,在这些关键战役中,他选择了让张郃和徐晃避开赵云,而不是让他们与赵云直接对战。在汉水之战中,曹操的愤怒并非只是针对战场上的失利,更是对两位猛将的不作为有所不满。最终,曹操决定亲自带队去追击赵云,这也显示了他对赵云战斗力的深刻认知。 总体来说,张郃和徐晃无论如何联手,都无法战胜赵云,正面对决,他们必败无疑。曹操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刻选择让其他将领去对抗赵云,而不是直接依赖张郃和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