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场中流传着一句话:“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这句话中的“附郭”指的是那些与府城或省城毗邻的县,这些县城通常位于上级政府的眼皮底下,官员们在这里的工作往往异常复杂且棘手。附郭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常常需要迎接和送别过往的长官,因此比其他县的任务要重一些。正因为如此,官场中普遍认为,担任附郭县知县是非常困难的。
在清朝,几乎每个府都会设有附郭县。例如,顺天府就有大兴和宛平两个附郭县,江宁府有江宁和上元两个附郭县,甚至像苏州府,就有吴县、长洲和元和三个附郭县。这些附郭县最难处理的情况,是那些与省城同在一处的县,尤其是与府、省同驻一城的附郭县。
虽然看起来担任附郭县知县确实困难,但康熙年间,有人专门为这些知县总结了一套应对之策,叫做“首县十字令”。据说,只要掌握了这十条规则,任何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具体内容如下:
1. 红:这是前提条件,意味着知县必须得到上级的重视。被调任为附郭知县,说明这个人得到了知府或巡抚的青睐,能够信任和使用。当上级需要背锅时,附郭知县也能承担责任。
2. 圆融:指处事圆滑。附郭知县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迎接上级官员,尤其是省城附郭县的知县,必须善于接待上司。只要能妥善处理与上司的关系,其他事务就能顺利进行。
3. 路路通:指要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知县需与各个阶层的人保持良好关系,不论是上级督抚还是地方士绅,甚至是黑道和三教九流,都会帮助知县在处理事务时更为顺利。
4. 认识古董:指对古玩和文物的鉴赏能力。清朝官场送礼讲究技巧,很多长官有特定的喜好,附郭知县必须懂得送礼的章法,特别是文物艺术品。如果送错了礼物,可能引来麻烦。
5. 不怕大亏空:在县衙账目上,如果有亏空,照理说应受到惩罚,但附郭县的知县反而被允许有些亏空,甚至亏空越大越好。因为省城的大员们的日常消费往往由附郭县处理,亏空的多少反而能证明工作卖力。
6. 围棋马吊中中:围棋和马吊是清代官员常用的休闲娱乐方式。知县在陪上级打围棋时,要掌握适当的度,既要让长官赢钱,又不能输得太明显,确保上司觉得赢得理所当然。
7. 梨园子弟殷勤奉:梨园指的是戏曲,附郭知县的接待工作中,安排听曲和看戏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接待上级官员时。
8. 衣服齐整言语从容:外表整洁、言语得体十分重要。历史上,督抚等大员非常注重知县的形象,因此附郭县的知县必须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言辞。
9. 主恩宪德满口常称颂:这一条就是“拍马屁”。无论长官是好官还是贪官,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歌颂上级的政绩和德行。为了避免尴尬,附郭知县需要了解上级的事迹,提前做好功课。
10.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附郭县的工作不仅仅是处理公事,接待工作同样重要,尤其是宴请上级。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知县都需要请客吃饭,并且要有相当好的酒量,确保宴席上的气氛良好。
“首县十字令”看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不容易。能按照这些准则做的知县,才能真正胜任附郭县的职务。因此,很多知县被迫担任此职,实际上是因为上级认为他们在其他方面缺乏能力。
不过,若能做好附郭县的工作,将来前途无量。很多督抚大员也都是从附郭县一步步晋升上来的。因此,尽管附郭知县的工作充满挑战,但同样是晋升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