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的“非洲起源说”,大约在6万年前,智人(即现代人)从非洲走出,开始向全球扩展并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大约4.5万年前,他们抵达欧洲,而6万年前左右则进入了中国。复旦大学遗传学家金力及其团队通过分析中国人Y染色体的基因数据,认为非洲智人大约在6万到1.8万年前到达中国,并完全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
然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的考古发现提出了一些挑战,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智人“非洲起源说”的合理性。
为什么“非洲起源说”曾广为接受?
人类起源与现代人(智人)起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类的起源涉及从古猿到早期人类的演化,而现代人(智人)的起源则离我们现在的时代更近。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最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都来自非洲。例如,1973年发现的“露西”化石大约320万年历史,而1992年发现的“阿尔迪”化石则有440万年历史。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与此相对,中国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原始人类活动痕迹大约有200万年的历史,其中在河北泥河湾的发现尤为著名,展示了古人类的食物链和生活痕迹。
约600万年前,古猿开始向人类转变,约200万年前,直立人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并走出非洲,扩展到中东、高加索地区、西亚和东亚等地。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并未在非洲以外找到200万年前人类的化石证据。
智人起源的争议
现代人,指的是智人(即我们今天的样子),他们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球。而关于智人的起源,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根据“非洲起源说”,约30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进化成了智人。然后,在大约6万年前,非洲智人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逐渐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尤其是在摩洛哥伊古德山出土的智人下颌骨和牙齿,提供了支持这一假说的证据。然而,随着基因研究的进展,尤其是2010年科学家发现现代人身上含有少量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基因的证据,这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了一些质疑。部分学者提出“同化说”,即非洲智人扩散至全球的过程中,与当地原住民进行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现代人。
但问题在于:如果智人确实只有非洲直立人进化而来,那么为什么其他地区的直立人没有进化成智人?直立人分布在全球各地,为什么只有非洲的直立人成功进化为智人?
一些学者(如中国的吴新智)提出了“多地区演化说”,即直立人到达中东、亚欧大陆、中国等地后,便在当地演化成智人,并与非洲智人发生了基因交流。
中国考古的发现:是否推翻了“非洲起源说”?
中国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尤其是一些古老的智人化石,给“非洲起源说”带来了强烈冲击。2015年,湖南道县福岩洞出土的47颗牙齿化石,经过精确的地质测年,表明其年代为8万到12万年前。这些牙齿的形态与现代人十分相似。因此,学者们认为道县人可以被视作“无可疑的现代人”。
此外,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各地还发现了多个智人遗址,如距今25万年的大荔人、2009年在广西崇左发现的智人洞、2016年在贵州毕节发现的智人化石等。这些发现都表明,在距今10万年以上的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智人的存在。
如果按照“非洲起源说”,智人应该在大约6万年前才会走出非洲并扩散到其他地方,那么为什么中国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这么多智人化石?这显然与“非洲起源说”相矛盾。
此外,如果非洲智人的扩散时间远早于6万年前,那么如何解释“欧洲的智人直到4.5万年前才出现”?毕竟,非洲与欧洲相邻,若非洲智人早已扩散,为什么不先扩展到欧洲?
为了解释这一矛盾,部分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设,试图捍卫“非洲起源说”。然而,学者吴新智反驳道,这些解释过于固守“夏娃假说”,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最有可能的结论是,“非洲起源说”并不完全正确。
中国的石器发现:智人是否独立演化?
回顾中国的石器技术发展,考古学家发现,中国的石器技术从直立人到智人,始终以最原始的第一模式石器为主。与非洲智人所使用的第三模式石器不同,尽管非洲智人早在10万年前已经开始使用精美的莫斯特型石器,但中国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石器,这也支持了中国智人可能是独立演化而来的假设。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的智人可能并非完全依赖外来的文化或技术,而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出自己的石器技术。
总结
尽管“非洲起源说”在国际学术界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国的考古发现无疑挑战了这一假设。从中国境内出土的古人类遗址和化石来看,中国可能是智人起源的地区之一。虽然目前尚无法彻底推翻“非洲起源说”,但中国的考古发现表明,智人可能是在多个地区独立演化的,其中中国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因此,在讨论现代人起源的问题时,中国不应低估自己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