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自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两岸一直处于分离状态。近年来,一些主张“台独”的人士公开挑衅,设置重重障碍,妨碍国家统一的大势,公然无视历史潮流与民族大义。
针对这种情况,外交部多次发声提醒:极少数“台独”分子和个别外国政客的炒作,不过是中国统一进程中的噪音,无法撼动全球逾一百八十个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格局。可以想见,当祖国实现统一、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后,那些主张分裂、积极作为的人必将面对历史和法律的清算——这也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假如要对“台独”顽固分子进行追责与列单,谁会位列首位?
早在2020年11月,港媒报道称大陆正在研究制定“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拟采取严厉制裁并依据相关法律追究责任。消息引发广泛关注。随后在同年11月25日的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明确表示:制定这类清单瞄准的是极少数顽固分子及其主要支持者,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这些人长期挑动两岸对立、破坏两岸关系、危害台海和平,这笔账终究要算。
果然,2021年11月大陆公布了首批被认定的“台独”顽固分子名单,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三人在列。名单发布后,媒体普遍认为这只是第一批,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人被列入。国台办也强调,这类清单不会止于三人,相关惩戒是依法进行的。
在首批名单中,“行政院长”苏贞昌被列为首位,因此岛内外有舆论认为,若将来实现统一,他将是最先接受历史审判的人。那么,苏贞昌到底有哪些被指责的“罪行”?他的家世和经历又有怎样的背景故事?
文章指出,苏贞昌出生于屏东县一个在日据时期便显赫的家族,祖父苏云英在当时被指为与日方合作、获恩赏并兴盛一时的代表人物。历史叙述回溯到日本统治初期与抗日斗争的场景,介绍了抗日义军领袖林少猫(原名苗生)的事迹,以及苏云英在诱降行动中的角色与随之而来的家族命运变化。这一段旨在把苏家在日据时期的特殊地位与后来家族传承联系起来,说明其家世背景在岛内政治与公众话语中的影响。
苏贞昌个人则在1947年出生,因家庭条件优越,从学业到服兵役再到从事律师职业,随后走上政治道路。文中回顾了他在“党外运动”时期的表现——包括担任被捕党外人士的辩护律师、随后当选省议员、参与民进党创建及在地方执政的起伏经历。文章梳理了他竞选与任职的关键节点:当选屏东县长、台北县长(后为新北市长)、后被重用进入行政高层,亦屡次在党内外选举中尝败绩,直到近年被蔡英文两度任命为“行政院长”。
与此同时,文章强调苏贞昌在政治立场和言论上的激烈色彩,指出他长期被大陆及统派舆论视为“台独顽固分子”的代表,列举了官方与媒体对其的三项指控:一是被指“破坏两岸关系、损害岛内民众福祉”;二是“炒作恐中、仇中情绪,离间两岸亲情与信任”;三是“勾结外部势力谋独挑衅,企图绑架台湾社会”。报道援引其曾有的强硬表态和在两岸关系、口罩防疫、陆客陆生政策等事件中的立场,作为其“顽固”形象的佐证。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在那些与国家统一大势相违背、长期挑衅并损害两岸关系的人中,苏贞昌被认为是最典型、最顽固的一位。作者认为,不论言辞多么嚣张,任何与中国统一大方向对抗的行为最终都难逃历史与法律的审判;对像苏贞昌这样被列为首批“台独”顽固分子的人,等待他们的将是必须面对的清算与问责。
(以上为文章改写,旨在保持原意并使叙述更流畅、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