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大藏·云梦丨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秦朝小吏的“工作笔记”写了啥?
创始人
2025-10-13 20:32:50
0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

唐诗描摹的云梦大泽,曾孕育着古楚文化。战国时期,一座重要城址坐落于星罗棋布的河道、沙洲之上——楚王城(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东部)。五十年前,中国考古史在此翻开新一页——首次发现数量众多的秦简。

数量之外,1155枚睡虎地秦简创下多个历史之最——中华法系之源、最早的刑事侦查和法医记录、最早的环保法令等。

8月1日起,升级改造后的云梦县博物馆对外开放。/袁婧摄

8月1日起,升级改造后的云梦县博物馆对外开放,诸多谜团被逐一解开。

展陈区域新增一处3D复原像,主角是与睡虎地秦简同室而眠的墓主人——秦朝小吏“喜”。“喜”的身高约161.5厘米,有高低肩、颈椎病,下肢部分有损伤。考古学家根据其骨骼痕迹复原,揭示了他常要记载文史、伏案工作、开会跪坐的职业特征。

图为睡虎地秦简中,近半涉及秦律。/袁婧摄

睡虎地秦简,既是“喜”的随葬品,也是他生前收集、摘抄、记录的“工作笔记”。其中近半涉及秦律,内容涵盖农业、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手工业等。

历史学家认为,解开历史真相的钥匙有两把。一把是传世文献,另一把是地下文物。两者相互结合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二重证据法”。从传世文献中找到关于秦律的零星记载不难,可全景式呈现2000多年前的法律规定、国家治理,实属难能可贵。作为目前为止全文公布字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秦简,这本丰富翔实的“工作笔记”对于印证中华文明连绵不绝、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意义重大。

惊世竹简,家国一体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这句考古界行话形容睡虎地秦简的发现,再贴切不过。

图为馆内照片记录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时的场景。/袁婧摄

1975年冬,经历雨季积水内涝后,湖北省孝感地区(今为孝感市)云梦县政府作了一个决定——在火车站西侧的睡虎地岗地开挖排水渠。没想到,施工现场发现了青灰泥,工作人员怀疑可能有古代墓葬。最终,长约30米的排水渠范围内,共发现12座小型土坑木椁墓。

“喜”身处的11号墓,木棺浸泡在积水中。恒定的环境充分隔绝了氧气、微生物活动,作为有机质文物的简牍得以千年不腐。

打开棺椁时,现场考古人员兴奋异常。墓中虽没有金玉珍宝,却有层层叠压的千余枚竹简、三支毛笔和一把铜削。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秦简。

为何以“惊世”形容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罗恰解释,纸张出现前,简牍是主要书写载体,取材方便、传递便捷、保存长久。睡虎地秦简记录了大量先民的文明创造和积累,也是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

根据梳理,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记录了自秦昭襄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大事。1155枚竹简,串联起“喜”的个人命运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图为“喜”的3D复原像。/袁婧摄

历史学家推断,喜的工作或许与法律有关。与他相伴的“工作笔记”包括《秦律十八种》《封诊式》等。当人们代入“喜”的视角观察秦朝社会时,历史叙事有了新的理解。

严刑峻法,这曾是不少人对秦律的初印象。这一印象或许源于《史记》记载,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是因为“失期,法皆斩”。笃信法家的秦朝,其法度果真如此严苛?睡虎地秦简面世后,人们找到关于“失期”的明确罚则。据记载,当时被征发服徭役的人倘若迟到,主要惩罚是罚钱;如果遇到水灾、雨灾,还能免除征调。

“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在云梦县文旅局副局长周军霞眼中,秦律繁琐,但也有“顺时施政”的智慧以及弹性执法手段。以《田律》为例,其中规定,春二月,百姓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这些“因时不同”的法规,被视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环保条款”。针对特殊情形,秦律也作出规定。比如,针对因死亡而需要伐木制作棺椁的情况未作时间限制,人们可以随时伐木,体现秦律人性化的一面。

秦律把重要的生活经验凝练成法条推广。以“家国信史”为题,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于今年暑期首次集中展出长江中游简牍文物,年代序列从战国、秦汉延续至魏晋。秦律以公开成文法规范社会,虽然各地出土简牍地点不一,但其中蕴含的规则理念却有相似之处。比如,湖南里耶秦简出土于水井,湖北睡虎地秦简见于墓棺,两者均体现出重农理念。

云梦县博物馆讲解员李天介绍,律法虽统一颁布,各地执行尺度可能略有不同。“汉承秦制”后出台了更详细的法规“配套文件”。相距不足百米的睡虎地秦简、汉简,两者发现时间相隔31年,其中关于保护农田等法条一脉相承。略有不同的是,汉简更详细地考虑了各类实际情况。

事实上,秦制也深深影响了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中国社会。

最早家书,纸短情长

追溯秦汉史,必定绕不开军事史。

从西北边陲“牧马人”到铁血王朝,有人将秦王朝的“逆袭”归结于制度创新。当他国还在奉行世卿世禄制时,秦国大刀阔斧地进行商鞅变法,建立起军功爵制。从此,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捆绑。

图为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家书。/袁婧摄

同样在1975年,睡虎地出土的两块木牍,以数百字揭开秦军生活的传奇一角。

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墓主名为“衷”,推测是一名秦国小吏。两块木牍写于战国晚期,寄信人是“黑夫”和“惊”。兄弟三人留一人在家照料,其余两人奔赴战场,符合“三丁两出”的秦制。

家书中诉说了前线缺衣少钱,急切恳请家中寄送钱财。“秦军的军粮、铠甲由国家供应,紧贴铠甲的外衣也由官府统一配发,但内衣需士兵自备。”李天介绍,关于秦在统一六国中如何解决士兵军需问题,现存史书并未详细记载,这两封家书可补史阙。据推测,两封家书写于公元前223年,正是秦国统一战争中的淮阳之战。

解开军需谜团,历史学家冒出更多疑问。战场远在数百里外,家书出土于云梦。烽火连天,家书如何穿越重重火线?云梦县博物馆内有一幅“黑夫木牍传递路线图”,揭示了当年可能采取的寄送方式——“公邮+私邮”。黑夫先启用军邮,将木牍从淮阳军营寄出,再由公转私,请人帮忙捎带回家。“这种分段式运输方式属于推测,但确定的是当时已有封泥验证制度,避免信件在途中被打开。”在周军霞看来,这一做法与千年后的邮递系统异曲同工。

两封家书成为“衷”的随葬品。学者们推测,“黑夫”和“惊”或许战死沙场。唯一慰藉的是,他们用生命换取的爵位依然有效,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不少专家看来,研究历史并不局限于探究宏大的历史结构,也要“在历史中发现人”。

以家书为线索,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模拟还原了千年前“黑夫”写信的场景。只见他端坐在树下,遥想远方亲人,缓缓在木牍上写下思念与牵挂。

不仅是“黑夫”和“惊”,身为基层官吏的“喜”,同样在“工作笔记”中记录了多次从军的经历。“秦朝的军功爵制人人平等,”周军霞解释,即便拥有家族护佑,“喜”也必须应征打仗,才有资格因军功获得官职晋升。

秦国加速统一的进程中,疆域内大量青壮年被卷入这场战争。有人加官晋爵,有人血洒战场,迥异的个体命运都交汇入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民族融合,求同存异

后来人不仅好奇简牍,也好奇写下4万余字“工作笔记”的“喜”。是何种精神力量支撑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劳刻写?他又为何选择与简牍长眠地下?

经分析,考古学家发现,“喜”的父亲是秦人。“喜”与家人或许是秦人南下的缩影。

白起拔郢后,云梦成为秦人统一南方的战略要冲,大量秦军在此集结驻扎。距离睡虎地秦简出土地约3公里的郑家湖墓地,正是“秦楚融合”的例证。

“伴随秦统一进程,南北人群加速迁徙融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举例,郑家湖墓地中有一位女性墓主,骨骼“指纹”显示她出生于西北,在北方度过少年时光,青年后迁徙至南方,“这提示她可能是远嫁至此”。另一位男性墓主同样生于北方,少年时来到江汉平原,成为一名武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罗运兵看来,那些人们享用过的美食,在人体的牙齿、骨骼上留下痕迹。考古学家借由“齿序”中传递出的生命密码,重构个体生活轨迹。

频繁的人群流动,带来器物的往来交流。

云梦县博物馆,矮足秦式铜鼎、高足楚式铜鼎并列展陈。秦鼎敦实厚重、简洁利落,折射出西北的务实高效;楚鼎修长挺拔、繁复精美,尽显南国的浪漫飘逸。在郑家湖墓地,两类风格迥异的铜鼎也能“共处一室”。比如,一座“将军墓”曾出土了四套代表身份与礼制的青铜鼎,其中两件为楚式、两件为秦式。

从好用的器物到实用的制度,文化交融逐步深入。

云梦县博物馆讲解员刘争谈及一个有趣细节。云梦陶器上大多印有“安陆市亭”的方形戳印。从战国晚期至汉初,戳印风格、尺寸都没有明显变化。她认为,该机构就像今天的市场监管部门,即便政权频繁更迭,基层治理单元仍延续传承。

通过累累简牍,浩瀚繁杂的秦律被推行至广阔疆域,并助力搭建起国家运行的统一框架。但在触及精神信仰、丧葬仪轨等领域时,秦政权显现出包容性。

图为楚王城遗址公园北区今年初对外开放。/袁婧摄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离骚》勾勒出楚人对凤鸟的信仰崇拜。今年初,楚王城遗址公园北区对外开放。从空中俯瞰,蜿蜒水系、葱绿植被组合成展翅凤鸟的造型。

图为楚王城遗址公园以龙凤呈祥为灵感。/袁婧摄

“公园布局以龙凤呈祥为灵感。”运营方云梦县润泽农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四新解释,其以“考古先行、长期推进,整体保护、最小干预”为原则,让昔日楚王城化身人人可亲近的城市公园。改造中,工作团队严格遵循建设地基下挖不得超过地下5米等刚性保护标准。

一盏灯到一条路,作为楚国故地的云梦,如今仍处处可见凤鸟的踪迹。在罗运兵看来,秦律条文并非意在消除差异,而是为多元族群在统一国家内和谐共处,提供清晰而稳定的制度保障。比如,秦律对“新秦人”(即原楚地居民)及父母分属秦、楚的“混血儿”(秦简称“新黔首”所生子)的户籍登记、赋役承担乃至法律地位,都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程。

图为毗邻云梦县博物馆的祥云湾老街。/袁婧摄

这一兼容并蓄的治理理念延续至今。毗邻云梦县博物馆的祥云湾老街,拥有从全国濒危古村古镇实体迁移保护的257栋古建筑。其建筑风格囊括徽派、晋派等九大流派,堪称中国古建“大观园”。睡虎地秦简出土五十周年之际,祥云湾老街拟联合云梦县博物馆推出“简牍时代”华服大秀。届时,身着战国袍,人们可徜徉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穿梭时空。

一简一牍处,往事越千年。

原标题:《吾乡大藏·云梦丨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秦朝小吏的“工作笔记”写了啥?》

栏目主编:顾一琼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王嘉旖 李晨琰 袁婧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5年10月9日,北京的早晨并没有什么异样,地铁里还是有人睡着...
2025-10-13 09:12:15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年轻...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王娴)据中央广播电视总...
2025-10-13 09:10:02
想带全家去张家界玩一下,有...
如果您正在计划带家人开启一次张家界之旅,渴望避开拥挤的团队,享受一...
2025-10-13 09:09:42
亲历:国庆期间“千人被困”...
32025年国庆长假,“珠穆朗玛峰东坡景区千人因大雪被困”引爆网络...
2025-10-13 09:09:19
打造沙漠旅游新标杆 乌兰布...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国庆中秋假期,位于阿...
2025-10-13 09:09:09
6个中国各地的“黑暗料理”...
中国的省份特别多,每个省份,每个城市,都有特色美食。 这些特色美食...
2025-10-13 09:08:55
水涌若轮!济南趵突泉水位已...
2025年10月12日,山东济南,市民游客在趵突泉公园赏泉游玩。1...
2025-10-13 09:07:21
泰国happy卡网速怎么样...
办卡关注公众号:一卡空间 这里将是您揭秘流量卡真相、探索优质正规流...
2025-10-13 09:06:51
原创 ...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一片静谧的绿洲,那是我的小女子的“露台花园”。在...
2025-10-13 09:06:22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朝鲜半岛作为中国的邻国,从古代以来就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的命名,至...
原创 诸... 杜甫有句名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来形容蜀汉丞相诸葛亮再贴切不过。本文就用他的一生来...
原创 身... 《铁道游击队》这部作品让许多人了解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津浦铁路南段的铁道游击队。虽然电视剧和小说...
原创 诸...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三国鼎立,曹魏、东吴、蜀汉三国纷争不断,每个国家都渴望统一天下。而蜀汉的主公刘备依...
原创 李...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封建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自明代起就取消了宰相这一职务。明朝时期,...
原创 “... 西汉初期,皇帝们的核心政治目标是实现中央集权。大体的历史脉络是:刘邦通过消灭异姓王巩固政权,吕后削弱...
西班牙自行车手发布疑似辱华内容... 10月12日,北京2025环门头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赛事期间,一名西班牙公路自行车选手在社交平台...
原创 明... 有一座山城,三面绝壁,一面危崖,名叫海龙囤。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十二万大军围困它近一年,却...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辉煌的时期,例如唐朝的贞观之治,那时候国家的实力达到了顶峰。然而,唐朝的衰落之后...
原创 三... 三国乱世,有人能看透英雄结局,却自己不染风尘。他们究竟是谁? 一个算准了刘备的死期,一个断定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