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9日晚上,26军军长余程万接到了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的通知,要求他前往参加一个会议。当时,卢汉仍是国民党控制下的云南省政府主席。会议的安排表面上是为了讨论一些事情,但当余程万到达后,卢汉却意外地要求他签署一份支持起义的通电,这份文件后来成为了“卢汉起义”的起点。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要求,余程万感到非常不情愿。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做出这一选择将改变自己的一生,最终的结局也让人深感惋惜。1955年,余程万在香港遭匪徒谋杀,这位曾在常德保卫战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就这样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生命。
提到余程万,人们最熟悉的还是他的五十七师和常德保卫战。1943年秋,日军四万大军在常德外围合围,并猛烈轰炸。余程万指挥的74军57师,只有约8000人,却坚定守卫这个战略要地——常德。常德位于湘西北,靠近洞庭湖,从全国抗战的角度来看,这个地方非常重要。
为了攻占常德,日军第11军调动了多个师团,兵力足足比57师多五倍。面对这种局势,余程万带领士兵们坚守阵地,即使城墙已被炮火炸得破碎,战士们依然紧守岗位。战士们以手榴弹与日军的坦克对抗,一些阵地一天丢了又重新夺回。激烈的战斗持续了16天,最终,57师虽然击毙了1.2万名敌军,但自己的伤亡也极为惨重,只剩下300多名幸存者,基本上是全军覆没。
虽然面临绝境,余程万坚持带领战士们抗敌,不愿放弃。然而,许多部下为他着想,劝他突围以保全自己的生命。最终,余程万带领200名士兵突破包围,途中与援军会合,再次回到常德,重新夺回了这座城市。这场战斗以极其艰苦和顽强的抵抗闻名,57师也因此被誉为“虎贲”部队,象征着勇猛与坚韧。
然而,余程万的突围决定却让他陷入了麻烦。有人认为他抛弃了部队,导致城市丢失,这些话传到蒋介石耳中,令他大怒,余程万因此被关押了四个月,差点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即使如此,他在常德会战中的表现依然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指挥能力得到了认可,随后被任命为74军副军长。
常德战后,余程万常常在梦中回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内心痛苦不已。他觉得自己没有与他们同生死,是对他们的不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然而,他依然决定活下去,带着战友们的期望,继续走下去。为了纪念57师的英勇,余程万决定将“虎贲”的故事传扬出去,于是派人找到了著名作家张恨水,希望他将这段历史写下来。
当时,张恨水以《啼笑因缘》而闻名,虽然他自称没见过战争,不懂如何写,但余程万的部下们并未气馁,住进了张恨水家附近,并与他长时间交谈,讲述战场上的经历。最终,张恨水被感动,开始创作《虎贲万岁》。这本书的出版让57师的事迹广为人知,余程万的名字也因此流传开来。许多人称赞57师英勇无畏,而余程万也因此成为了民族英雄的象征。
1948年,余程万调任云南担任26军军长,负责剿匪工作,手下有3万兵力,装备精良。然而,云南局势动荡,卢汉与蒋介石派来的何绍周常常发生冲突,形势复杂。1949年12月,卢汉决定与前云南“云南王”龙云联合起义,试图改变云南的局面。
卢汉在起义前,邀请余程万及其他中央派来的官员开会,当晚,他突然拿出起义的通电要求余程万签字。余程万感到十分为难,但最终在卢汉的逼迫下签署了文件。第二天,起义通电登报,这让余程万的部队陷入了困惑与不满。26军的将士们原本忠于蒋介石,对余程万的支持起义感到背叛,但也有些人认为余程万是被迫的,决定带兵反抗。
面对部队的不满,卢汉再次与余程万对话,承诺给出一系列条件,如发放薪水、允许留职等,要求他们不要再反抗。余程万则组织了一次会议,宣布26军暂时改编为第十军,并将中央派来的官员放走,但内部依然矛盾重重。最终,蒋介石派出陈赓率领的第二野战军四兵团,成功击败了反叛的国民党军队。
1950年1月,蒋介石派飞机接余程万前往台湾,但他并不愿意去台湾,也不愿回到北京,最终选择了香港。在香港,余程万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他开办了米店、杂货店,还合伙开设当铺,生意红火。可惜,好景不长,1955年8月27日晚上,匪徒闯入了余程万的家,绑架了二夫人和佣人。当余程万从九龙回家时,也被匪徒抓住,最后在混乱中遭遇枪击,死于非命。
警方调查后认为余程万是被匪徒枪杀的,但余程万的副官旷文清认为,余程万的死并非如此简单,他的胸口和腹部多处中弹,像是被冲锋枪射击,怀疑警方可能将他作为挡箭牌来处理。无论如何,真相依然无法揭开。
如果余程万没有选择香港,而是回到大陆,他可能会得到新中国的认可,并被赋予军衔。然而,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最终也因此遭遇了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