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年的抗日战争中,东北军作为国民政府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与日军作战的重任。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第57军的军长缪澄流却背叛了抗日大业,他暗中与日本军方接触,泄露了重要的军事机密。
一天晚上,万毅偶然发现了缪澄流与一名日本军官的秘密会面。万毅藏身于黑暗中,亲眼看到缪澄流将一份机密文件交给了日本军官。万毅迅速返回自己的营地,并整理了他所获得的信息,决定向111师的师长常恩多报告这一情况。
第二天清晨,万毅冒着危险避开了常规的巡逻路线,匆匆赶往师部。当他到达后,便立刻请求见到常恩多。常恩多当时正在指挥部研究作战计划,万毅随即将自己昨晚的观察结果告诉了他,详细描述了缪澄流与日本军官的会面及交换文件的情形。
常恩多听完后,立刻与万毅商讨,制定了一个严密的行动计划。他们决定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秘密调查并搜集缪澄流的更多证据,确保行动成功且安全。于是,万毅组织了一支小分队,成员都是他信任的同志,开始对缪澄流进行秘密监控。
经过几天的监视,万毅和小队终于收集到确凿证据,证明缪澄流确实与日军有秘密联系。常恩多立刻召集了师部的军官们开会,宣布了缪澄流的叛国行为,并下令将他逮捕。
在一个凌晨,万毅带领的小队悄悄突袭了缪澄流的住处,成功将其擒获,并确保了所有的证据被妥善保管。这一行动迅速完成,没有引发太大的动荡,111师的局势也暂时稳定了下来。
然而,这种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1942年,111师内的矛盾再次浮现。师内的部分军官,尤其是参谋长陶景奎,因不满常恩多的领导方式及与共产党的合作态度,开始策划叛变。陶景奎秘密集结了一些支持者,打算发动行动,控制部队指挥权。
在一个夜晚,陶景奎及其支持者发动了突袭,首先控制了师部的通讯系统,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接着,他们派兵前往万毅和彭亮的住所。万毅虽然拼力反抗,但最终还是被包围并逮捕,而彭亮在反抗中被残忍杀害。
叛变迅速而猛烈,陶景奎宣布自己接管了师的领导权,并开始通过威胁和利诱手段拉拢更多军官支持他。然而,常恩多并没有放弃。尽管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但他仍然坚守抗日职责,并准备采取果断措施,恢复部队稳定。
常恩多决定将111师改编为“东北挺进军”,并联系了苏鲁战区的政务处长郭维城,请他接管部队,确保抗日事业不受内乱影响。郭维城迅速响应了常恩多的请求,并前往111师的指挥部。
郭维城到达后,常恩多亲自与他会面,详细交接了部队的情况,并将指挥权交给了他。这一交接过程保持了低调,避免引起更大的动荡。
在郭维城接管部队后,他采取了果断的行动,稳定了部队的内部秩序。他通过消息散布常恩多病重的消息,让陶景奎等顽固派军官松懈。几天后,郭维城通过精心安排的计划,成功抓捕了陶景奎和其他叛变的军官,确保了军队的稳定。
接着,郭维城通过军部广播宣布了111师起义的消息,宣布改编为“东北挺进军”,并发表了《东北挺进军宣言》。他呼吁所有军人和民众支持新成立的部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内的反动势力。
在部队重新组织后,常恩多尽管身体逐渐虚弱,但他依然关心部队的未来发展。他指示部队前往八路军根据地,与共产党合作,借助其在抗日斗争中的经验,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万毅和郭维城与八路军展开了密切合作,不仅在物资上取得支持,还在战术协同上建立了合作基础。部队士气得到极大提升,并在共同抗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战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和策略,东北挺进军终于稳定了内部局势,继续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1]赵东阜.率部走向光明的抗日将军常恩多[J].兰台世界(上旬),1995(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