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日本自民党进行了第二轮总裁选举,最终高市早苗击败小泉进次郎,成功当选为自民党第28任总裁,并即将成为日本的新任首相。这样,她将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女性突破政治天花板的胜利,但实际上,它却是日本政治进一步右倾化和保守化的信号。高市早苗是一个以极端言论和挑衅态度著称的政客,她的当选意味着日本内外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64岁的高市早苗在1993年首次当选为日本众议院议员,并且在自民党内部属于安倍派系的核心成员。她曾在安倍政府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冲绳事务大臣、科学与创新大臣等。在安倍第二次执政期间,高市依然坚决支持安倍的政策,并继续担任内阁的多个关键职务。
在自民党内部的选举中,高市早苗表现出强大的基层动员力,第一轮投票中获得183票,排在首位。而小泉进次郎以164票位居第二,未能进入决赛。第二轮投票中,高市早苗以185票对156票的优势击败小泉,最终当选为自民党总裁。 这次胜选并非完全依赖于选民的意愿,更多的是党内派系博弈的结果。自民党内的保守派阵营通过利益交换、职位承诺等手段支持高市,成功确保了她的胜利。党内高层,特别是麻生太郎的支持,成为关键因素。此外,茂木敏充未作统一指示,使得部分保守派议员转而支持高市,从而帮助她锁定胜局。 高市在竞选过程中曾捏造“外国人殴打奈良公园鹿”的谎言,借此煽动反移民情绪,但这一做法最终被相关部门驳斥。她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明确表示参拜靖国不应成为外交问题,显示出她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她还曾表示,台湾是日本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支持加强日台合作,尤其是在防务和半导体领域。 这些言行表明,高市早苗在中日关系中持极其强硬的立场,她的上任可能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增加中日之间的对抗。 但高市面临的最大挑战,实际上是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压力。日本当前经济增长缓慢,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高企。高市如果无法在上任初期提出有效的刺激措施,恢复民间消费,可能会在短期内遭遇政绩危机。此外,过度依赖财政扩张的做法未能有效扭转经济低迷局面,若她继续采取类似政策,可能会加重债务负担,反而影响经济表现。 日本的外交政策也处于两难境地。高市曾提出“日本优先”策略,主张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然而,这一策略可能导致与美国关系的紧张,进而影响日本的安全与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假如她在外交事务上过于依赖美国,可能会让日本面临对华关系恶化的风险。 自民党内部的派阀政治深深根植,改革党内结构的难度极大。高市如果选择改革,必定会遭遇强烈反弹;如果选择妥协,可能会被质疑缺乏执行力,导致政权不稳。 日本国会当前处于少数派状态,未来高市需要在税制、预算等重大议题上与在野党合作。过度妥协可能削弱她的领导地位,而过度强硬则可能导致立法僵局。这是每位首相都难以避免的困境。 高市成为首相后的道路并不平坦。她“首位女性首相”的身份给选民带来了很高的期望,但如果经济没有实质改善,外交面临挫折,党内纷争加剧,民众的支持率可能迅速下降。她面临的政治、经济压力,将是她能否成功领导日本的关键。 她的上台不是日本新时代的开始,而是旧有问题的延续和加剧。她的胜利或许只是日本政治衰退中的一声警钟。 在国际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外媒时表示,希望日本能够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信守历史和台湾问题上的承诺,实行理性对华政策,推动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