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了将李建成和李元吉诱入玄武门,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两人没有上当,李世民还有备用计划——“永春门之变”。
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位于太极宫的北面,相对偏远,而李建成一般通过南门进入宫殿,怎么会偏偏走到北门去呢?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切,我画了一张图。宫殿分为三个主要区域:中间是太极宫,西面是掖庭宫,东面是东宫。
掖庭宫是宫女、太监以及有过错的皇族成员的居住地,此外还有医馆、作坊和仓库,是宫中后勤保障的关键区域。这里的管理较为松散。掖庭有东西两扇门,东面的嘉猷门通向太极宫,而西面的云龙门则通向长安西二大街,出门向北就是长安北门的芳林门。
李世民的计划之一是通过嘉猷门和云龙门进入皇宫,甚至安排了高士廉在芳林门值守。太极宫南到北分为三个区域:南面是外朝区,太极殿是大朝会和宰相办公的地方;中部是两仪殿,主要用于小朝会和内廷事务;北面是甘露殿所在的皇家生活区,周围有妃嫔、皇子等的住处,也有游乐场。
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建成为何不从嘉福门或永春门进入太极宫,而是偏偏走向了玄武门呢?这一切,正是李世民精心布置的陷阱。事件发生在六月初四的凌晨,李世民派长孙晟、侯君集等人悄悄进入宫中,控制了李渊,接着安排一个内应告知李建成:“会议地点改在临湖殿。”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临湖殿位于太极宫的西北角,距离最近的入口就是玄德门和玄武门。这条路比南门要短得多,因为太极宫非常广阔,从南门进入需要绕行很远。问题来了,李建成会这么轻易地上当吗?
事实上,李建成是有些怀疑的,李元吉也在宫中,并且两人曾为此发生过争执。李元吉认为这是个陷阱,建议不要去。但李建成认为,今天的会议对自己来说是个扳倒李世民的好机会,如果不去,恐怕父亲会起疑。因此,他决定按计划前往。
当时,李渊因天象示警怀疑李世民有异心,曾与李世民发生过争执。李世民则反击称,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已在背后搞鬼,打算联合起来谋害他。李渊虽然不完全相信,但也觉得这是一个解决兄弟矛盾的好机会,于是决定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面对质。于是李建成被悄悄通知,约定前往临湖殿。
但是,李建成为何会错过怀疑的机会呢?其实,李世民有意让他忽视地点,集中精力在内容上。李建成心中清楚,如果李世民的指控属实,他将能够击败李世民,但如果李世民无法提供证据,反而可能会丧命。因此,李建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前往临湖殿。
此时,李世民已准备好计划B,若李建成偏不走玄武门,而走永春门,李世民也有后手安排。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就做足了准备,假如一切不如预期,他还可以利用永春门的战斗。
当时,永春门的战斗格外混乱,参与者有秦王府的士兵、东宫的长林兵、十二卫中的支持李世民的将领、以及支持李建成的兵力等。按时间顺序,永春门的战斗应该是最为激烈的。
我深入研究过这场事变,并且整理了李世民为应对可能的局面所做的七大战术安排。从兵力部署来看,永春门无疑是战斗的重点,李世民在这里准备了强大力量,确保任何意外都能迅速应对。
最终,“玄武门之变”是一个非常周密的计划,李世民通过一系列的暗中操作,诱使李建成步入了陷阱。如果李建成选择走永春门,李世民同样已经准备好应对。换句话说,无论李建成做出什么选择,李世民都有办法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