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最大”的昏君,因为此人,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国彻底走向覆灭
创始人
2025-10-11 19:31:53
0

《——【·前言·】——》

说起唐朝的皇帝,大家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或者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

唐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疆域辽阔,文化繁荣,万国来朝。可就是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在一个人手里彻底走向了衰落。

这个人就是唐德宗李适,一个本想中兴大唐却把帝国推向深渊的皇帝。他到底做了什么,让强盛的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从贵公子到流亡者

李适出生在唐朝的黄金时代,作为皇室子弟,本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命运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公元755年,他才14岁,“安史之乱”就爆发了。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大乱,彻底改变了这个少年的人生轨迹。

安禄山起兵反唐,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洛阳,直逼长安。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帮王公贵族匆忙逃亡蜀地,李适也在这支狼狈的队伍中。

从繁华的长安到荒凉的蜀道,从锦衣玉食到风餐露宿,这种巨大的反差深深震撼了年少的李适。

更让他痛心的是沿途看到的民生疾苦。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曾经富庶的关中大地变成了人间炼狱。

这些景象深深印在了李适的脑海里,也在他心中产生一个信念——要让大唐重新强盛起来,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八年的流亡生活磨砺了李适的意志,也让他对国家的责任感越来越强烈。

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政治的复杂,看到了民心的重要。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后来的执政理念,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雄心勃勃的新君主

公元779年,38岁的李适终于登上了皇位,成为“唐德宗”。

此时的唐朝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强盛的帝国了,“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留下的“烂摊子”让人头疼不已。

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权威下降,财政困难,民生凋敝。面对这样的局面,李适没有退缩,他决心要重振大唐雄风。

李适刚即位就颁布了一系列改革诏令,表明了他要励精图治的决心。

他提拔贤能,整顿吏治,关心民生,这些措施让朝野上下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他对杨炎提出的两税制改革给予了坚决支持,不惜力排众议也要推行下去。

“两税制改革”可以说是李适执政初期最大的亮点。

这个制度把原来复杂的赋税制度简化为夏秋两次征收,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来收税,相对来说比较公平。

这个改革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一些百姓的负担。

李适还特别注重排斥宦官势力,亲近朝臣。他深知宦官专权的危害,所以在执政前期坚决不让宦官插手朝政。

他重用像陆贽这样的忠臣良将,听取他们的建议,力图建立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

这个时期的李适勤于政务,关心百姓疾苦,积极推进改革。

朝廷上下都能感受到新君主的雄心壮志,似乎大唐的中兴有了希望。可惜好景不长,李适很快就在用人问题上犯了致命的错误。

“一念之差”毁江山

李适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识人用人。

他虽然有一颗振兴大唐的雄心,可在判断人的品格和能力方面却屡屡出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对卢杞的信任和重用。

卢杞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忠诚能干,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

他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很快就赢得了李适的信任。李适把朝政大权交给卢杞,以为找到了得力助手,哪知道这是引狼入室。

卢杞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排除异己,陷害忠臣。

像杨炎这样有能力的大臣被他设计害死,陆贽这样的忠臣被他边缘化。卢杞还大肆提拔自己的党羽,把朝廷变成了他的一言堂。

更要命的是,卢杞为了迎合皇帝,不断增加赋税,加重百姓负担。他打着为国聚财的旗号,实际上是在竭泽而渔。

原本就因为战乱而困苦的百姓,在卢杞的盘剥下更是苦不堪言。民怨越来越深,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李适对卢杞的所作所为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被蒙在鼓里。忠臣们多次进谏,提醒皇帝卢杞的危害,可李适就是听不进去。

他觉得卢杞忠诚可靠,能够帮助他实现中兴大业。这种盲目的信任,让卢杞的权势越来越大,也让唐朝的政治越来越黑暗。

朝廷内部的腐败很快就传导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地方官吏有样学样,贪污腐败成风。

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对朝廷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原本李适想要中兴大唐的美好愿望,在卢杞的祸害下变成了泡影。

威严扫地的奉天逃亡

李适重用奸臣的恶果终于在“泾原兵变”中爆发了。这场兵变不仅让李适颜面扫地,更是唐朝中央权威彻底崩塌的标志性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李适派泾原的士兵去平定其他地方的叛乱。这些士兵本来就对朝廷的政策不满,特别是对卢杞增加赋税、克扣军饷的做法早有怨言。

当他们路过长安的时候,看到了皇宫的奢华和朝廷的腐败,心中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

士兵们突然发动了兵变,直接冲进了长安城,要求皇帝交出卢杞等奸臣。

面对愤怒的士兵,李适完全没有准备,手足无措。他没有选择面对问题,解决矛盾,而是选择了逃跑。

那个夜晚对李适来说是彻底的噩梦。他带着少数随从仓皇出逃,连像样的护卫都没有。

从长安到奉天,一路上风餐露宿,狼狈不堪。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皇帝,此刻就像个丧家之犬。

更让李适痛苦的是,叛军还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公然挑战他的权威。

整个关中地区都脱离了他的控制,唐朝的中央政府几乎名存实亡。李适在奉天一待就是好几个月,每天都在焦虑和恐惧中度过。

这场兵变彻底改变了李适的性格和执政方式。原本还算有些理想主义色彩的他,变得疑神疑鬼,不再相信任何人。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用人方面的失误,可为时已晚。唐朝的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皇帝的权威一落千丈。

无奈妥协的晚年

奉天之难给李适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回到长安后的他完全变了个人,不再是那个雄心勃勃要中兴大唐的君主,而是一个谨小慎微、处处妥协的老人。

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开始重用宦官。原本他是坚决排斥宦官势力的,可经历了兵变之后,他觉得只有宦官才是真正忠于皇室的。

文武百官靠不住,藩镇将领靠不住,只有那些没有家族牵挂的宦官才值得信任。这种想法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宦官们很快就察觉到了皇帝心态的变化,纷纷表现得忠心耿耿,博取皇帝的信任。

李适也确实开始依赖这些宦官,把越来越多的权力交给他们。这就为后来的宦官专权埋下伏笔。

对藩镇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前李适还想着要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可经历了兵变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和藩镇硬碰硬。

于是他选择了妥协,对藩镇采取了怀柔政策,甚至主动给一些藩镇将领加官进爵,希望用这种方式来维持表面的和谐。

这种妥协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藩镇割据进一步加剧。

各地的节度使看到皇帝软弱可欺,胆子越来越大,有些甚至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唐朝的中央政府在他们眼里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们更像是独立的小王国。

在外交方面,李适倒是有一些作为。他采纳了李泌的建议,联合回纥、南诏、大食等国,共同夹击吐蕃。

这个战略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轻了唐朝在西部边境的压力。可这点外交成就远远不足以挽回他在内政方面的失误。

李适晚年的执政可以说是得过且过,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维持表面的稳定上,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

公元805年,64岁的李适去世,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给他的儿子李诵!

《——【·结语·】——》

李适这个人其实不算坏人,他有一颗想要振兴大唐的心,也确实做过一些有益的改革。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用人,关键时刻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

一个卢杞就把他前期的所有努力都毁了,一场兵变就把他的雄心壮志彻底击碎了。说他是“昏君”可能有些过分,但说他是个失败的皇帝绝对没错。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从一个还有希望中兴的帝国变成了一个分崩离析的“烂摊子”,这个责任他是逃不掉的!

资料来源:
· 《旧唐书·德宗本纪》
· 《新唐书·德宗本纪》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八至卷二百三十六
· 《唐会要》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五
· 司马光《资治通鉴》关于唐德宗朝记载

相关内容

原创 ...
“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少数几次繁荣的时期之一,但为何这一时期...
2025-10-11 05:02:52
原创 ...
在古代有“战国四公子”,在近代北京城里也有“京城四少”。其实在民国...
2025-10-11 05:02:32
原创 ...
一提到解放时期的“四大野战军”,很多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11 05:02:15
原创 ...
冈村宁次,一个令全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日本战犯,曾经死于他屠刀之下的...
2025-10-11 05:02:14
原创 ...
川军名将:为国捐躯,英勇抗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川军总计有...
2025-10-11 05:02:08
原创 ...
中国排球协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2026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2025-10-11 05:01:59
袁绍临终遗言:一代枭雄的最...
"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今日之败!" 袁绍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把锋利...
2025-10-11 05:01:53
原创 ...
在辽阔的北漠,旌旗猎猎,一队人马正在艰难地行军,迎着刺骨的寒风。尽...
2025-10-11 05:01:52
原创 ...
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大将结束出访归国 9月29日下午,缅甸国家代总...
2025-10-11 05:01:43

热门资讯

扬州田径创省锦标赛最佳战绩 10月11日下午, 江苏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 2025年江苏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中长跑、竞走)...
原创 秦... 阿房宫:秦朝的辉煌与遗憾 阿房宫、秦长城、秦始皇陵和秦直道,这四大工程被誉为秦朝的“伟大遗产”。其...
原创 参... 1939年3月16日,新四军1支队的部队传来消息,向司令员陈毅报告:“胡副司令员他……” “他怎么...
原创 2... 你能相信吗?韩国第六任总统卢泰愚竟然公开表示,自己的祖籍在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并且自称是姜子牙的...
原创 清... 在许多古装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清朝宫廷女性佩戴的独特服饰,尤其是清宫戏中,女性脖子上佩戴的那条白布,...
原创 苏... 从1934年到1938年,斯大林在苏联发动了广泛的“肃反运动”,这一时期被称为苏联的大清洗,给苏联带...
原创 出... 尹锡悦期待已久的出狱申请终究未能如愿。让他更加吃惊的是,昔日亲信韩德洙居然在关键时刻选择背叛,似乎李...
原创 只... 在近代战争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轻机枪的身影,尤其是捷克式轻机枪,它因“出镜率”高,几乎每个小孩都能认...
原创 从... 陈玉成,这位太平天国的“英王”,到底有多能打?不少人说他很勇猛,但遇到湘军名将鲍超、多隆阿就得避开,...
原创 2... 1953年,朝鲜战争刚刚结束,21岁的朝鲜飞行员卢今锡驾驶着一架米格-15战斗机成功降落在韩国金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