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特朗普以总统身份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六年后的今年2月,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华盛顿与他会面时,亲手递上了查尔斯三世的邀请函。这种安排在英美外交史上极为少见,足以体现英国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对美关系的重视程度。
那么,这场“二度访英”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单纯的外交礼节,还是标志着英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英国政府的声明,特朗普此行将促成多项投资与合作协议落地。例如,PayPal、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向英国投资12.5亿英镑;OpenAI、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也承诺开展深度合作。此外,英美还将签署《大西洋先进核能伙伴关系》协议,加快新一代核电站的建设。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代表两国在高科技和基础设施领域逐渐形成制度上的对接。
随行人员的名单也颇具象征意义。OpenAI的CEO奥尔特曼、英伟达CEO黄仁勋、黑石集团CEO施瓦茨曼都在其中,显示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科技与资本的联动。
这次访问背后还有更复杂的背景。2025年9月初,欧洲多国宣布将向乌克兰部署“保障部队”,推动军事援助升级。而特朗普政府显然希望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案。学者赵永升指出,特朗普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英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调停作用,尝试劝说欧洲盟友通过非军事手段缓和局势。作为交换,美国可能在钢铁关税等问题上给予英国一定让步。此前,美方已对英国汽车与航空航天产品提供关税优惠,但在钢铁、药品等领域仍存争议。
不少人认为英国在对美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但现在情况正在悄然改变。比如在农产品贸易上,新协议允许美国农民每年向英国出口1.3万吨牛肉,远高于之前的1000吨。但英国依旧坚持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本国安全标准,避免“低质农产品”进入市场。同时,苏格兰威士忌出口美国仍被征收10%关税。为此,英国驻美大使曼德尔森和苏格兰首席部长斯威尼在访问前,特地与特朗普磋商减免事宜,显示英国并非一味退让,而是积极争取利益。
技术合作同样是重点。学者Sophia Gaston指出,英国在科技政策上愈发与美国保持一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业方面。这说明英国正在逐步远离欧盟的监管体系,转而把创新政策与美国接轨。
总体来看,这次访问对英国而言,是主动靠近美国的一次战略选择,其中既包含机遇,也伴随风险。对美国来说,这不仅是加强与英国关系,更是巩固全球技术和资本网络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