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是一艘航空母舰,其实力并不单靠舰体本身,而是由舰载机以及整个航母战斗群中其他舰艇的综合能力来决定。总体来看,福建舰在作战能力上相较于之前的辽宁舰和山东舰有了明显提升,堪称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首先是“隐身化”能力的提升。歼-35作为国产的隐身舰载战斗机,已经在福建舰上实现了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它的低可探测性让航母战力更难被敌方雷达发现:一旦歼-35在未被及时发现的情况下接近目标并进入打击范围,突袭效果会非常显著。另外,歼-35采用双座设计,便于搭配隐身无人僚机配合作战。比如上舰的“攻击-21”无人机可以作为忠诚僚机和有人战机同步出动,形成有人 无人、群体化、难以拦截的攻击编队,极大增加了突防和攻击成功的概率。
其次是“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协同。攻击-21是近年来露面的新型隐形无人机,具备折叠机翼设计以适应舰载存放,与早期的攻击-11相比在外形和细节上更为成熟。攻击-21的机身设计和尾喷管材质显示出在隐身材料与高温耐受方面的进步,动力系统和控制面的设计也更利于舰载起降——包括更快的减速和稳定着舰能力。作为隐形无人机,攻击-21可执行高风险穿透任务(所谓“踹门”或穿透轰炸),在突破防空后投放常规武器,哪怕没能直接击沉航母,也能通过破坏上层结构或甲板,使航母被迫暂时脱离战斗,从而实现战术目标。无人机与有人战机分工明确、协同密切,将使航母编队的作战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第三是“远程打击”能力的扩展。福建舰在远海部署能力上优于辽宁舰和山东舰——它可以搭载满载燃油和武器的舰载机,向更远海域投送战力。歼-35的作战半径被估计在千公里级别,配合中远程空空或空舰导弹(如霹雳-15等),可以为航母战斗群提供超过一千公里乃至更远的打击-警戒覆盖范围。这意味着福建舰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对敌方目标形成威慑与打击能力,增加了对手在战区内行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此外,福建舰并非孤舰作战——其编队中有像055型驱逐舰这样的远洋大型水面战舰,具备强大的防空、反舰和导弹打击能力,包括发射中远程或高超音速导弹的潜力。航母、舰载机、无人机和大型驱逐舰形成互补的作战体系,共同提升编队的生存与打击能力。
综上所述,福建舰的优势体现在隐身化、智能化(尤其是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和远程投送能力的综合提升。这样的能力组合,让它在远海防控、战区投射与编队突防方面,比此前服役的两艘国产航母具有更强的战术灵活性和更大的威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