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自播出以来,已经成为不少观众的“下饭神剧”。剧情人物经得起反复咀嚼,尤其是华妃年世兰,凭借独特的霸气与嚣张,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角色。她仗着美貌和哥哥年羹尧的权势,敢在后宫横行,甚至面对皇后与皇帝都毫不退让。剧中提到,年羹尧的职务是“川陕总督”,而这也引出了清代总督和提督之间的真实权力关系。
先说提督。提督是从一品武官,主要负责一省的绿营军队。分为陆路提督和水路提督,共有十五个名额。虽然官阶不低,但在清代,提督的实际地位并不显赫。由于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政权,八旗军才是真正的核心力量,提督多由汉人担任,兵权和话语权都受到极大限制。甚至在待遇上,提督的薪饷远不及八旗将领,他们在八旗将军眼中几乎不值一提。更尴尬的是,提督还要受巡抚和总督的管辖,见面必须行礼。到了清中期以后,提督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很多时候只是皇帝为了犒赏功臣所封的虚衔。不过,作为汉人武官的最高职位,提督也算是“武至提督”的天花板。
再看总督。总督是由皇帝直接派往地方的封疆大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既管钱粮工程,也能调动军队,还能监察官员。清初总督的设置并不固定,到了乾隆时期才形成“八大总督”的格局。许多历史名臣如曾国藩、张之洞、林则徐等,都曾出任总督。以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为例,这一职位在平定三藩和对抗准噶尔战争中都发挥过关键作用。虽然总督是文官,但往往兼任兵部尚书或都御史,因此在清代的实际权力非常大,被尊称为“部堂大人”或“制台大人”。
总督和提督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上下级。平时总督主要负责政务和地方事务,提督负责操练绿营军队;一旦有战事,总督就会调动提督出兵。提督虽有兵力在手,但因出身和制度限制,升迁空间有限,通常会配合总督调度,以求留个好印象。相比之下,八旗将军则更特殊,他们与总督之间常常互不买账,除非有皇帝的命令才会合作。
除了提督,总督还需要与巡抚打交道。巡抚和总督官职接近,常常因权责重叠而互相牵制。清朝的制度设计正是通过这种“督抚不和”来达到平衡,使地方大员无法独揽大权,最终所有决策仍归皇帝裁定。这种权力博弈虽让地方政务复杂,但却是皇帝稳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的格局下,提督的位置显得颇为尴尬。他必须服从总督和巡抚的双重管辖,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排挤出局。提督若想保住位置,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轻易站队,尽力周全办事,避免卷入权力斗争。
综上,虽然从表面官阶上看,总督和提督似乎都在一品序列,但权力对比却相差数倍。总督掌握实权,直接代表皇帝处理地方大事,而提督更多只是一个被牵制的角色。可以说,总督是清代真正的封疆大吏,而提督只是绿营中的最高主管,权大不如总督,地位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