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中国古代“十大奸臣”排行榜里,秦桧能排第几。答案很明确:他的位置几乎牢牢占据第一,始终无人撼动。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桧能稳居榜首?他的“奸”到底比别人厉害在哪儿?
先看看这份常见的奸臣名单:庆父、赵高、董卓、来俊臣、秦桧、严嵩、魏忠贤,还有和珅等。这些名字有时会有争议,尤其是和珅。很多人认为他更多算贪官或权臣,而不算真正的奸臣。毕竟和珅虽然贪得无厌,但在“害人”方面,远远比不上秦桧。
从身份来看,这些奸臣大体分为两类:太监和文官。
咱们先说太监。太监为什么能跻身奸臣之列?这得从古代朝廷的权力斗争说起。比如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争斗不断。外戚是皇帝母亲的娘家人,背后有庞大的家族力量;而文官集团又与他们角力。问题是,很多皇帝登基时年纪太小,几岁就当上皇帝,他们根本不懂政事,自然会信任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于小皇帝来说,男人是太监,女人是宫女,再就是母亲。但母亲常常属于外戚势力,甚至可能不是亲生母亲。于是,小皇帝便更容易依赖太监。
这些太监原本大多出身卑微,为了进宫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屈辱,可以说在未掌权时一个个都老实巴交。可一旦权力在握,心态就会扭曲,报复心极强,尤其是对文官和外戚。于是太监们一旦掌权,往往手段毒辣,成为朝廷祸患。不过太监们多数不会“卖国”,更多是皇帝的“工具人”,帮皇帝干见不得光的活。等到这副“手套”太脏了,皇帝自然会把他们弃掉。所以他们的下场几乎没有一个好。
再说文官。自隋朝开科举以后,很多文官出身寒门,十年寒窗才爬上仕途。他们深知贫穷的滋味,所以一旦掌权,更容易贪恋钱财和权力。即使知道有些事有违道德,他们也会抱着“缺德总比缺钱强”的心态去做。于是,文官奸臣往往更倾向于贪腐、权谋甚至陷害忠良。皇帝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心里有数,但往往选择默许。比如乾隆,他当然知道和珅贪,但依旧重用。因为和珅的钱财最终不过是“替皇帝保管”,抄家之后全数归入国库;同时,和珅还帮皇帝干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所以,聪明的皇帝会利用奸臣来巩固皇权。
至于董卓,他能上榜,是因为他直接废立皇帝,触碰了皇权的根本,在当时算是“大逆不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桧能永远排在第一?
原因就在于他害了岳飞。历史上,宋高宗本来可以选择终身软禁岳飞,但秦桧却推波助澜,最终把岳飞害死。要知道,在老百姓心里,岳飞几乎是忠义的化身,代表了完美的民族英雄。你动了百姓心中的“神”,自然会被世世代代痛恨。
所以,在民间的“十大奸臣”排行榜上,秦桧永远第一。秦桧的铁像在岳王庙门口跪了九百多年,任人唾骂。百姓每逢过节去岳王庙烧香,总要抽他几鞋底子,成了习俗。就算历史上奸臣无数,冤案无数,但没有哪一件能比岳飞之死更让百姓愤恨。
有人说,能与秦桧并驾齐驱的,也就只有近代的大汉奸汪精卫了。但汪精卫的雕像早就撤掉了,而秦桧依然跪在岳王庙门口,成为历史的“罪人典型”。
一句话总结:自古奸臣千千万,秦桧永远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