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在金国的持续进攻下节节败退,局势日益危急。1125年二月,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在逃亡至山西应州时被金军擒获,标志着辽朝在中原统治的终结。然而关于辽朝真正灭亡的时间,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以1125年天祚帝被俘为终点;另一种则以1218年西辽灭亡为准。这一观点源自元朝重臣脱脱帖木儿主持编修的《辽史》,并得到现代史学家蔡美彪在《中国通史》中的支持——书中将西辽比作辽朝的南宋,认为其延续了辽朝正统。
西辽的建立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124年,辽国宗室耶律大石预见危局,率二百精锐骑兵远走西北。这片游牧民族聚居地因远离金军主力而相对安定,为耶律大石提供了发展空间。当时金国正全力攻宋,无暇顾及西北,使耶律大石得以积蓄力量。1130年,他率部西进新疆额敏地区,降服当地突厥部落。次年正式称帝,沿用辽为国号(史称西辽),定都叶密立。1134年,吉尔吉斯地区的八剌沙衮首领主动归附,耶律大石遂迁都至此,更名为虎思斡耳朵(意为强大宫帐)。 在疆域扩张方面,西辽展现出强大军事实力:先后征服喀什、和田等西域重镇,将势力延伸至阿姆河流域,迫使花剌子模成为属国。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时,西辽疆域北抵巴尔喀什湖,东至新疆西部,南达和田,西跨咸海,形成横跨中亚的庞大帝国。其子耶律夷列继位后,政权先后由太后塔不烟、公主耶律速完摄政,直至1178年耶律直鲁古即位。 然而西辽的衰败始于13世纪初。1200年,花剌子模新王穆罕默德暗中策划独立。与此同时,蒙古崛起带来连锁反应:1204年乃蛮部被铁木真击败后,其王子屈出律于1208年投奔西辽,被招为驸马。这位野心家很快发现花剌子模的反叛意图,遂借机离朝,暗中集结旧部。1210年,屈出律与花剌子模结盟,东西夹击西辽。当时西辽主力正远征奥斯曼,闻变仓促回师却遭遇将领叛变。1211年屈出律攻陷都城,软禁耶律直鲁古自立为帝。 蒙古帝国的扩张最终终结了西辽。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率两万征讨。屈出律逃至阿富汗山区后被擒杀,西辽彻底灭亡。由此计算,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至1218年,辽朝国祚实际延续了302年。这段历史在《辽史》《金史》等典籍中均有详实记述,展现了契丹民族在逆境中延续政权的顽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