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企实施精准出口管制,美航母建造或遭卡脖子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全球维度公司等三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这三家企业均与美国军方存在深度合作,其中对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的制裁尤为关键——这家企业堪称美国海军舰艇制造的心脏。
作为美国海军核心供应商,亨廷顿·英格尔斯不仅承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主力战舰,其旗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更是全美唯一能建造福特级超级航母的基地。根据管制令,中国企业将立即停止向该公司出口所有军民两用物资,包括稀土等战略资源。若需特殊出口,必须向中国商务部单独申请许可。
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在此次制裁中尤为凸显。以钕、钇为代表的17种稀土元素,是现代军工的维生素:战斗机发动机需要钐钴永磁体保持强劲动力;激光制导导弹依赖铒元素实现目标锁定;航母雷达系统更离不开镧系元素制造的电子元件。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中枢,去年稀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70%,这种战略优势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制衡能力。
回望历史,这家军工巨头的故事始于1938年密西西比河畔的英格尔斯造船厂。从建造商船起步,到1957年拿下美国海军首批核潜艇订单,最终通过2011年企业重组,将百年船厂纽波特纽斯收入麾下。如今美国海军现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福特级航母等海上巨无霸,都刻着这家企业的铭牌。
但辉煌历史难掩当前困境。被列入管制清单后,该企业将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以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为例,这艘2015年开工的航母已因材料短缺多次延期,最新服役时间推迟至2027年。而中国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的突破更令美方焦虑——五角大楼报告显示,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平均每400次起降就会出现重大故障,远低于设计标准。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精准制裁如同打中美国海军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当中国切断关键材料供应,不仅在建的肯尼迪号可能沦为泡水船,后续航母计划更将遭遇连锁反应。正如美国《防务新闻》所叹:当中国掌控着从稀土到舰载技术的全产业链时,大洋上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