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197年)的一个深夜,曹操军营中烛火摇曳。这位枭雄望着眼前风韵犹存的妇人,饶有兴致地问道:夫人贵姓?
妇人低眉顺目答道:妾身乃已故骠骑将军张济之妻邹氏。
曹操捋须一笑:可认得本相是谁?
邹氏恭敬行礼:丞相威名远播,今夜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曹操意味深长地说:若非看在夫人面上,本相岂会轻易接受张绣归降?否则...话未说完,眼中寒光乍现。
邹氏闻言,立即伏地叩谢。曹操上前搀扶,温言道:今夜得见夫人芳容,实乃天赐良缘。不如随我回许都,共享荣华?邹氏再次拜谢,烛光下可见她眼角隐有泪光。
这段《三国演义》第十六回的经典场景,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正是这场风流韵事,让曹操付出了惨痛代价——失去了长子曹昂、爱将典韦以及侄子曹安民。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建安二年春。当时曹操挥师南下,大军直逼淯水,兵锋所指正是宛城。这座军事重镇的守将,已从战死的张济换成了其侄张绣。
说起张济之死,颇具戏剧性。一年前,他为筹措军粮率部劫掠荆州,在穰城被流矢射中身亡,留下美艳的邹氏独守空闺。张绣接管了部队,也顺理成章地照顾起这位寡居的婶母。
面对曹操大军压境,张绣审时度势,开城投降。曹操兵不血刃进驻宛城后,听闻张济遗孀邹氏貌美,竟派人将其强掳至军营。为避人耳目,他命典韦把守营帐,自己则与邹氏日夜缠绵,乐不思蜀。更过分的是,曹操还暗中收买张绣麾下猛将胡车儿。
消息传到张绣耳中,这位年轻将领怒发冲冠。在谋士贾诩策划下,他们趁夜突袭曹营。酣睡中的曹操猝不及防,险些被擒。典韦为护主血战至死,曹昂将坐骑让与父亲,自己却命丧乱军之中。据《三国志》记载,这位年仅弱冠就举孝廉的才俊,就此陨落。
噩耗传至许都,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悲痛欲绝。这位将曹昂视如己出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她对曹操哭诉:你害死我儿,竟毫无悔意!面对发妻指责,曹操无言以对。最终,心灰意冷的丁夫人被休回娘家。
《魏略》详细记载了这段令人唏嘘的往事:某日曹操亲赴丁家,见夫人正在织布。听闻丈夫到来,丁氏头也不抬。曹操轻抚其背恳求:随我回家可好?回应他的只有织机声。临行前,曹操长叹:此番真是永诀了。
此后,出身倡家的卞夫人被扶正。这位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等四子的聪慧女子,却始终善待丁氏。每逢丁夫人来访,必让其居上座。丁氏临终前仍说:弃妇之身,夫人何必如此?
220年曹操病危时,这位乱世枭雄终于吐露心声:若子脩问起他母亲,我该如何作答?其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值得一提的是,丁夫人与曹操生母同姓,很可能是表亲关系。这位刚烈的女子,用一生诠释了何为爱之深,责之切。她未给曹操一儿半女,却用母爱浇灌了最优秀的继承人。当底线被触碰时,她宁可布衣终老,也不肯原谅丈夫的荒唐。这份决绝,让叱咤风云的曹操至死都活在愧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