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武王灭商后,纣王的儿子、哥哥、叔叔还在,他们最后咋样了
创始人
2025-10-10 04:03:43
0

去年在山东博物馆看 “梁山七器” 特展,盯着那只刻满铭文的大保簋发呆了好久。青铜上的字迹已经斑驳,但 “王伐录子圣” 几个字仍清晰可辨。讲解员说这 “录子圣” 就是纣王的儿子武庚,那一刻突然想起牧野战后的朝歌城 —— 鹿台的火刚灭,纣王的尸身还在焦土中,他那些活着的亲人,正站在命运的悬崖边。

儿子武庚:戴着枷锁的复国者

武庚应该是最先感受到周人 “怀柔” 背后寒意的人。周武王没杀他,反而把殷地封给他,让他继续祭祀商朝先祖,听起来算是给足了体面。但你仔细想,这不过是把猛虎关进了铁笼 —— 旁边安插了管叔、蔡叔、霍叔三个 “监护人”,美其名曰 “三监”,实则就是监视他的狱卒。

《史记》里说武王灭商后 “自夜不寐”,对着周公叹气说 “殷民未安”。武庚住在当年父亲的宫殿里,想必夜夜都能听见周人巡营的甲叶声。他看着鹿台遗址上的断壁残垣,手里攥着父亲留下的玉圭,心里肯定像烧着一团火。说实话,换作任何一个亡国之君的子嗣,恐怕都咽不下这口气。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的消息传来,武庚知道机会来了。东夷的使者偷偷溜进殷都,劝他 “此百世之时也”,他立刻就联合了对周公不满的 “三监” 举事。叛乱的火焰烧了两年,直到周公带着大军东征才被扑灭。关于他的结局,史料里有两种说法:《今本竹书纪年》说他被当场杀死,而《逸周书》只写 “王子禄父北奔”。但大保簋的铭文揭穿了真相 —— 召公最终还是追上了逃亡的他,那场追杀一定惨烈,不然不会被郑重地刻在王室重器上。

武庚到死都没明白,周人要的不是臣服,而是彻底的顺从。他的反抗,不过是让自己成了西周分封制的第一块垫脚石。

哥哥微子启:识时务的 “二王”

和武庚比起来,微子启活得要 “聪明” 得多,或者说,要现实得多。早在纣王在位时,他就看透了商朝的末路,抱着祭器投奔了西周,成了周人眼里的 “贤臣”。这种选择在当时肯定招来了不少骂名,但不得不承认,他为自己换来了生机。

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地一分为二。一部分给了武王的弟弟康叔建卫国,另一部分就封给了微子启,建立了宋国。有意思的是,周王允许宋国用天子的礼乐祭祀商朝先祖,还特意强调 “奉其先祀勿绝”。这待遇,比武庚那时候实在强太多了。

我在《尚书》里见过微子启写给周王的表文,字里行间全是恭顺,说自己 “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司”。但他心里真的甘心吗?未必。考古队在河南商丘的宋国遗址里,发现了大量保留商文化特色的青铜器,甚至还有周人禁用的人殉遗迹。这些沉默的器物在说,微子启一面给周王磕头,一面偷偷留住了商朝最后的根。

后来孔子说微子是 “殷之三仁” 之一,其实他不过是在王朝更迭中,找到了最安全的生存方式。宋国后来传了三十二代,比西周的寿命还长,这大概是微子启当初投奔周人时,也没料到的结果吧。

叔叔箕子:装疯的守道者

纣王的叔叔里,比干被挖心,萁子的下场算 “幸运”,但这份幸运里全是屈辱。他当初劝谏纣王,被关进监狱,为了保命只能装疯卖傻,整天披头散发地唱着悲戚的歌谣。武王进入朝歌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他从牢里放出来,还特意咨询他治国的道理。

《史记》里详细记录了箕子和武王的对话,他从夏朝的兴衰讲到商朝的得失,句句都是治国良言。但武王要给他封地时,他却坚决拒绝了。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他的心思 —— 做商朝的臣子时,没能挽救国家;做周朝的诸侯,又对不起列祖列宗。这种两难,让他只能选择逃避。

传说箕子带着一群族人一路向东,最后到了朝鲜半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周武王后来真的就承认了他的地位,还派人送去了封号。但箕子再也没回过中原,直到去世都穿着商朝的衣冠。考古学家在朝鲜发现的早期青铜礼器,和殷墟出土的器物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些器物或许就是箕子对故国最后的念想。

结语

商朝灭亡后,武庚、微子启、箕子这三个纣王最亲近的人,走出了三条截然不同的路。武庚像飞蛾扑火,用生命换来了一场注定失败的反抗;微子启弯腰屈膝,在周人的体系里为商朝保留了一丝血脉;箕子远走他乡,用逃避坚守着最后的气节。

其实吧,他们的命运早就被写在了牧野之战的硝烟里。周人用分封制编织了一张大网,无论是反抗的、顺从的还是逃避的,都没能真正逃出这张网。但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些在王朝夹缝中挣扎的人,把商朝的文化悄悄融进了周朝的血脉里,最后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上次在殷墟遗址,看到一个商代陶罐和西周陶罐并排陈列,纹饰已经相互渗透。突然觉得,比起王朝的兴衰,这些在历史缝隙里活着的人,或许更值得被记住。

相关内容

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10月9日上午,商务部接连发布...
2025-10-10 09:08:33
原创 ...
从国军中将到开国上将:陈明仁的传奇人生 文/苗生 1955年,...
2025-10-10 09:08:13
原创 ...
【传奇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跌宕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卷...
2025-10-10 09:07:33
原创 ...
白帝城托孤的场面,搁在历史长河里,怎么看都让人心头一颤。 那是公元...
2025-10-10 09:07:14
原创 ...
北宋时期将门世家的婚姻智慧:政治联姻中的家族生存之道 在中国古...
2025-10-10 09:07:07
原创 ...
楚国:长江流域的悠久古国(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3年) 楚国是先...
2025-10-10 09:06:42
原创 ...
中国科技突围:荷兰与日本的战略抉择启示录 2023年,荷兰光刻机...
2025-10-10 09:06:21
原创 ...
【洛阳惊变:曹爽与司马懿的生死博弈】 公元249年正月的洛阳城寒...
2025-10-10 09:06:01
原创 ...
名字背后的传奇:从绰号到两弹一星的非凡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10-10 09:05:38

热门资讯

原创 呼... 北宋名将世家风云录 在北宋时期的演义故事中,流传着金鞭呼家,银枪杨家的美誉,而实际上当时最负盛名的...
原创 如... 苏联出兵东北:中国能否独自击败关东军? 1945年8月,苏联红军以雷霆之势向中国东北进军,日本关东...
越秀地产北方区域的韬略:以“好... 当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真正的领军者以远见锚定价值。越秀地产以“城市运营者”的视角,以“构建超配好房子...
原创 冯... 1930 年 9 月 18 日夜,郑州前线的雨下个不停。当张学良拥蒋入关的电文传到指挥部,冯玉祥手中...
春秋战国打仗都不缺粮,为何鱼米... 【深度解析】为何坐拥天府之国的诸葛亮屡屡缺粮,战国七雄却能长期作战?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
宇文泰如何从被碾压局中起死回生... 公元534年,宇文泰在关中拥立了元宝炬,高欢在洛阳拥立了元善见,然后迁都邺城,东魏和西魏分庭抗礼的格...
原创 特... 不寻常的军事集结:美军高层紧急会议背后的深层信号 这绝非一次普通的军事会议。近日,美国国防部突然下达...
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为何史书只字... 秦始皇:一个没有皇后的帝王之谜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然而令人费解的是...
杨彭年造紫砂壶:砂韵流芳,匠艺... # 杨彭年造紫砂壶:砂韵流芳,匠艺生辉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和深...
原创 雍... 雍正朝权臣沉浮录:年羹尧与蔡珽的兴衰启示 在清朝雍正年间,朝堂上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