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军向日军宣布投降条件,关东军军官居然称:日语没有投降一词
创始人
2025-10-10 02:01:15
0

苏军解放东北的最后一战:血战牡丹江

改写:战史研究者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的攻势进入最后阶段。远东第一方面军麾下的红旗第1集团军,在功勋将领鲍罗多夫的指挥下,完成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穿插作战——他们从密山与绥芬河两大日军要塞间的原始森林秘密突进,一举击溃日军第5军密山集团,随后调转兵锋直指战略要地牡丹江。

桦林镇的血火前哨战

作为进攻牡丹江的前哨,第257坦克旅在战役第四天便推进至桦林镇。这场战斗堪称苏军东北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战:日军特攻队夜袭坦克阵地,苏军坦克兵不得不下车步战,用冲锋枪和手榴弹与敌肉搏。天亮时,日军尸体遍布战场,残部仓皇撤向爱河车站。

此时的日军已陷入混乱。由于通讯中断,集结到牡丹江的4个师团虽仍有1.5-2万兵力,却难以协同作战。而苏军仅有第26军的7000余名步兵,重型火炮尚在密林行军途中,只能依靠卡秋莎火箭炮和两个坦克旅的火力支援。更棘手的是——牡丹江200米宽的湍急江面仅有3座桥梁,其中北线桥梁已被日军炸毁。

双线强攻:血染的渡江之战

8月15日凌晨,苏军展开钳形攻势:

- 东岸主攻:第300师新任师长鲁比亚金率部强攻爱河车站,日军在东兵营的10座混凝土碉堡形成交叉火力,240毫米重炮将苏军炸得人仰马翻。工兵冒死在雷区开辟通路时,发现特攻队员竟将掩体挖在地雷场中。

- 西岸奇袭:第22师夜间用木筏偷渡成功,这支没有坦克火炮的部队竟奇迹般突破日军西岸防线。当地中国民众自发俘虏20名日军侦察兵,他们正是被抗联老兵带领的村民围剿的。

当卡秋莎火箭炮的齐射照亮黎明,日军弹药库的连环爆炸震动了整个战场。苏军坦克虽夺下爱河车站桥梁,却发现三座桥均被炸毁。危急时刻,华沙舟桥连顶着炮火架设浮桥,而日军机枪子弹在江面打出的水花像沸腾的锅。

巷战:末日中的牡丹江

8月16日,战局因第22师的穿插发生逆转。这支轻装部队突入市中心时,日军正在焚烧文件,满街飞舞的纸灰中混杂着逃难的日本侨民。在东亚银行大楼的争夺中,营长叶夫多金用手榴弹连破三个机枪点。而在城南最后一座桥梁处,被围日军发起自杀式反扑——坦克连长赫鲁斯单挑日军装甲列车,马廖夫烧伤员咬开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当夜,苏军清点战果:150座军火库、8.7万日军被俘。但直到8月18日,红旗第1集团军才收到关东军投降书——原来日军参谋竟声称日语里没有投降这个词。

历史的注

相关内容

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10月9日上午,商务部接连发布...
2025-10-10 09:08:33
原创 ...
从国军中将到开国上将:陈明仁的传奇人生 文/苗生 1955年,...
2025-10-10 09:08:13
原创 ...
【传奇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跌宕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卷...
2025-10-10 09:07:33
原创 ...
白帝城托孤的场面,搁在历史长河里,怎么看都让人心头一颤。 那是公元...
2025-10-10 09:07:14
原创 ...
北宋时期将门世家的婚姻智慧:政治联姻中的家族生存之道 在中国古...
2025-10-10 09:07:07
原创 ...
楚国:长江流域的悠久古国(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3年) 楚国是先...
2025-10-10 09:06:42
原创 ...
中国科技突围:荷兰与日本的战略抉择启示录 2023年,荷兰光刻机...
2025-10-10 09:06:21
原创 ...
【洛阳惊变:曹爽与司马懿的生死博弈】 公元249年正月的洛阳城寒...
2025-10-10 09:06:01
原创 ...
名字背后的传奇:从绰号到两弹一星的非凡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10-10 09:05:38

热门资讯

“剑”证成长!2025“奔跑吧... 为深入推动击剑运动在盘锦市的普及与高质量发展,10月2日至3日,由中国击剑协会指导、盘锦市文旅广电局...
原创 明... 揭秘明朝皇帝名字里的玄机:从乞丐到帝王的传奇 在中国古代,前朝气数已尽这句谚语道出了人们对朝代更迭的...
原创 麦... 二战后美军接管日本:麦克阿瑟的太上皇岁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超过40...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曹操帐下有五位杰出的谋士,他们各有所长,为曹魏基业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五...
原创 三... 聊三国时,总有人争“谁最会打仗”——有人说诸葛亮能借东风,有人吹曹操横扫北方,还有人替周瑜抱不平,觉...
原创 三... 《三国名将的悲剧收场:七位晚节不保的沙场英雄》 在历史长河中,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英雄末路。帝王将相...
原创 两... 战场上的听声辨位:如何通过枪声判断敌军指挥部? 在缺乏现代侦察技术的战争年代,有经验的指挥官往往...
原创 三... 三国智囊风云录:那些改写历史的谋士们 说起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卧龙诸葛亮。但翻开史书...
《残迹》:智利历史创伤后的活死... 2019年,智利作家阿莉雅·特拉武科·泽兰凭借出道小说《残迹》入围了国际布克奖短名单,从而成为另一位...
原创 列... 苏联两位领导人:列宁与斯大林,谁更受当代人关注? 在苏联的历史中,列宁和斯大林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