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与众不同的日本军队,人数多达14万,却在战场上干起了农家乐。当日本宣布投降时,这支庞大的部队竟向仅有3000人的澳大利亚军队缴械投降。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战俘营不够用,他们竟然自己动手修建战俘营,然后乖乖住了进去。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就是日本军界著名的奇葩将军今村均。
今村均的成长经历就颇为特别。由于体弱多病,他直到9岁还在尿床,让父母头疼不已。不过这个病秧子却是个学霸,先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后,他一路高升,历任军务部勤务官、军务局课员、驻英使馆副武官等要职。九一八事变时,今村均已成为日本少壮派军人的核心人物,是侵华战争的狂热支持者。
1936年,50岁的今村均被派往中国,担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兼伪满洲国武官,开始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在鲁北大扫荡中,他指挥部队屠杀无辜平民;在江苏涟水战役中,他竟下令使用毒气攻击中国军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往拉包尔地区,负责对澳大利亚军队作战。
拉包尔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今村均赶走澳军后,立即着手将这里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军事要塞。他原本以为美军会在此展开激烈争夺战,没想到美军却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在周边修建了十几个机场,通过持续空袭将日军困在岛上。
面对补给断绝的困境,今村均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存智慧。他放弃了等待国内救援的幻想,带领10万大军在岛上开荒种地。由于没有种子,他们向当地土著学习种植技术,用枪支弹药换取农作物种子。后来更是发展起了养鸡场,搞起了军民融合的农业生产。
在农业司令今村均的带领下,拉包尔的日军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士兵们个个吃得红光满面,与其他岛屿上饥肠辘辘的日军形成鲜明对比。农闲时节,他们修建了长达300公里的地下工事,还建立了小型兵工厂,甚至能组装简易战机。附近的日军闻讯纷纷投奔,使部队规模膨胀到14万人。
1945年8月15日,正在悠闲品酒的今村均从广播中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与其他准备切腹的将领不同,他立即向盟军表示愿意投降。当3000名澳军前来受降时,被眼前黑压压的日军惊得目瞪口呆。面对澳军战俘营不够的难题,今村均淡定地指挥士兵自己动手修建战俘营,还主动要求推迟两年遣返,以减轻日本的经济负担。
当这批养尊处优的战俘最终回国时,他们油光满面的样子让本土居民都看傻了眼。战后,今村均被列为甲级战犯,判处10年
上一篇:原创 苏联时代的标志和街头遗迹 记录着超级大国的崛起与陨落
下一篇:千年古刹独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