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室爵位体系中,亲王位居金字塔顶端,而其中最为尊贵的当属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整个清朝历史长河中,仅有12个家族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家族、郑亲王济尔哈朗家族、睿亲王多尔衮家族、豫亲王多铎家族、肃亲王豪格家族、庄亲王硕塞家族、克勤郡王岳托家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家族、怡亲王胤祥家族、恭亲王奕?家族、醇亲王奕譞家族和庆亲王奕劻家族。
这12家铁帽子王可分为两类:前八位是因战功显赫而获封,后四位则是皇帝特别恩赐。与其他爵位不同,铁帽子王的爵位可以世代相传而不降级,即便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日渐疏远,依然能保持王爵尊荣。不过,从开国时的骁勇善战到清末,这些家族大多已没落,许多后人甚至沦落到变卖家产、投靠外敌的境地。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铁帽子王在清朝灭亡时的境况。 礼亲王家族作为铁帽子王之首,始封王代善在清朝开国时期立下汗马功劳。到清朝末年,时任礼亲王世铎已是代善的第九世孙。这位王爷7岁就继承了爵位,虽历任要职却毫无架子,甚至对太监李莲英也以礼相待。一次,他天真地询问从欧洲归来的子侄:洋鬼子的国家也下雪吗?引得众人忍俊不禁。1914年世铎去世后,爵位又传了三代人。 郑亲王家族的末代王爷昭煦更为传奇。他尚在母腹中时父亲就已去世,一出生就成了铁帽子王。清朝灭亡后,他先是变卖祖产,后来竟挖开自家祖坟变卖陪葬品。1947年还因电影《十三号凶宅》使用其名号而获得巨额赔偿,但很快挥霍一空。这位末代王爷最终在1950年贫困潦倒中离世,成为唯一活到新中国成立时的铁帽子王。 睿亲王家族的多尔衮曾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但末代王爷魁斌却只能坐吃山空。其子中铨更是荒唐,不仅败光家产,还盗挖祖坟变卖陪葬品,最终因分赃不均锒铛入狱。 肃亲王善耆是少有的能臣,曾改革税务制度成效显著。清朝灭亡后,他坚持复辟,将38个子女全部送往国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后来成为间谍的川岛芳子。 最令人唏嘘的当属克勤郡王晏森。这位末代王爷在1910年继承爵位不久就遭遇清朝灭亡,最终沦落到在北京街头拉人力车为生,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这些铁帽子王的兴衰历程,生动展现了富不过三代的古老箴言。即便如善耆、溥伟等力图挽救清朝的宗室,面对时代洪流也只能徒呼奈何。他们的故事,不仅是清朝覆灭的缩影,更折射出历史变革中贵族阶层的必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