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王国。这个国家疆域不算辽阔,却总爱四处挑衅,更令人费解的是,周边强邻虽然对其恨之入骨,却始终拿它没办法。这个传奇国度就是西夏王朝。从建国伊始,西夏覆灭的189年间,几乎年年都在征战。先与北宋交锋,中期与辽国缠斗,晚期又与金国、蒙古厮杀。尽管宋、辽、金三国屡次出兵讨伐,却始终无法将其彻底征服,活像一只打不死的沙漠跳蚤。最终,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夏末代皇帝竟妄想虎口拔牙,结果被彪悍的蒙古铁骑彻底碾碎,落得个亡国灭种的悲惨结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顽强小国的神秘面纱。
西夏的缔造者是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而党项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时,党项首领李思恭因平叛有功,被唐僖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掌管西北五州之地。唐朝灭亡后,党项人便靠着这块自留地艰难求生。
北宋建立后,雄心勃勃的宋太祖赵匡胤不断对党项用兵。原本安分守己的党项人连唐朝赐予的领地都被北宋夺走,迫于无奈,他们只能投靠辽国寻求庇护。
公元990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册封党项首领李继迁为夏国王。获得封号后,李继迁立即召集党项各部向北宋发起反击。令人意外的是,看似强大的北宋军队面对这些游牧部落时竟节节败退,河西走廊的城池一座接一座落入党项人之手。
无计可施的北宋朝廷只能眼睁睁看着党项人在西北开疆拓土,自己则关闭边境通道,专心应对辽国的威胁。
公元1038年,夏国王李元昊在辽国的支持下正式称帝,建立西夏王朝,从此与宋、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建国后,李元昊派使者给宋仁宗送去国书,要求宋朝承认西夏的独立地位。这一举动激怒了北宋朝野,宋仁宗更是怒不可遏:难道连个小小的西夏都收拾不了?当即决定出兵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边陲小邦。
然而还没等宋军出动,李元昊就抢先发难。他一边假意议和,一边亲率精锐突袭宋夏边境。由于北宋承平日久,军备废弛,西夏铁骑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包围了战略要地延州城。北宋紧急调派援军,却遭遇全军覆没的惨败,通往关中的门户被西夏一举洞开。
此后三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又爆发多次激战。在好水川、定川寨等战役中,北宋近十万大军几乎被全歼,但西夏也因伤亡惨重而暂时退兵。战报传来,宋仁宗龙颜大怒,将范仲淹等主战派大臣悉数贬谪,随后紧闭边关,严防西夏进犯。
面对西夏的强势崛起,北宋只能在西北修筑堡垒步步为营,试图压缩西夏的战略空间。同时,财大气粗的北宋每年还要赏赐西夏十万两白银,这实际上与澶渊之盟如出一辙。此后双方战事时断时续,小规模冲突一直持续到宋徽宗时期。
前文提到西夏建国初期与北宋的连年征战。李元昊之所以敢挑战北宋,全因背后有辽国撑腰。宋辽战争期间,辽国为拉拢党项人,多次支持西夏独立,辽兴宗甚至将宗室之女兴平公主下嫁李元昊,以巩固辽夏联盟。
公元1042年西夏大举攻宋时,李元昊多次请求辽国出兵相助。但辽国顾忌澶渊之盟的约束,始终按兵不动,这令李元昊大为不满。次年,西夏帮辽国平定内乱,辽兴宗非但不感恩,反而要求西夏臣服,将两国关系从盟友降为藩属。这一背信弃义之举彻底激怒了西夏,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公元1044年宋夏和谈期间,为向北宋示好,李元昊竟将辽国使团全部处死。辽兴宗闻讯大怒,亲率十万大军征讨西夏。
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西夏采取坚壁清野战术。辽军长途跋涉至戈壁荒漠,粮草不继又水土不服,军中疫病流行。党项人抓住时机反攻,十万辽军在贺兰山下尸横遍野。
辽兴宗增兵再战,却屡战屡败。此时辽国内部叛乱四起,辽兴宗被迫与西夏议和。此后宋夏战争持续到辽道宗时期,连年征战彻底拖垮了辽国国力。辽道宗对西夏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
宋、辽、西夏三国混战百年,最终两败俱伤。此时东北的女真人趁机崛起。公元1115年,饱受辽国压迫的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此时的契丹人早已沉溺享乐,加上西夏不断袭扰,国力大不如前。女真人抓住时机,先灭辽国,后灭北宋。
1130年,金太祖准备大举进攻西夏。西夏崇宗李乾顺审时度势,主动向金国称臣。金国对贫瘠的西北兴趣不大,便顺水推舟放过西夏,转而全力攻打新建立的南宋。
1170年,西夏骑兵随金军深入漠北草原,对蒙古部落展开血腥屠杀。这场屠杀被一个8岁的蒙古男孩亲眼目睹,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
13世纪初,蒙古草原迎来了一位改变历史的英雄。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即位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向金国复仇。
原来金国建立后,对蒙古部落实行残酷的减丁政策:每三年小规模屠杀,每十年大规模清洗,身高超过车轮的蒙古男子格杀勿论。铁木真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在反抗金人时惨遭杀害。
在攻打金国前,蒙古人先对西夏发动三次进攻。由于金国见死不救,党项人一怒之下投靠了蒙古。1211年,准备就绪的蒙古大军正式伐金。此时的女真人已如当年的契丹人一样腐化堕落,野狐岭一战,金国40万主力被10万蒙古铁骑全歼,金宣宗仓皇南逃。
蒙古撤军后,西夏神宗李遵顼竟以金国背约为由,发兵20万攻打金国。金夏战争持续八年,双方两败俱伤。1223年李遵顼去世后,继位的夏献宗李德旺决定与金国修好,共同抗蒙。
1224年,西夏趁蒙古西征之机,联合金国偷袭蒙古老巢,结果反被留守蒙军击败。连年内战使金夏元气大伤,面对蒙古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归来,立即以背信弃义为由亲征西夏。西夏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夏献宗再次臣服。但成吉思汗灭金必先灭夏的决心已定,1226年蒙古大军再度南下。面对蒙古铁骑的步步紧逼,夏献宗竟在惊恐中猝死!
继位的夏末帝虽奋力抵抗,终究无力回天。1227年,蒙古三路大军攻至西夏都城中兴府城下。城破之日,成吉思汗遗命将西夏皇族斩尽杀绝,中兴府被付之一炬,党项民族遭遇灭顶之灾。
纵观西夏历史,这个善于左右逢源的政权始终在强国夹缝中求生存。依靠宋朝、背叛宋朝、投靠辽国、臣服金国、归顺蒙古,正是这种墙头草策略,使西夏在强邻环伺中延续近两个世纪。可惜他们最终遇到了最痛恨反复无常的成吉思汗,这个草原雄主临终前下令对党项人赶尽杀绝。至此,这只顽强的沙漠跳蚤终于被拍死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消失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