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代第一贪官,他的年收入相当于整个大明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结局却没和珅好!
一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贪官,人们肯定首先想到和珅。
但在明朝,还有一个比和珅更大的硕鼠,不仅贪污腐败,而且擅权乱政。
和珅虽贪,到底还是个能干实事的能臣,可此人却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太监。
他就是明武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刘瑾。
武宗登基后,刘瑾、马永成等八名太监因一直在东宫侍奉,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人称“八党”,又叫“八虎”。
这八人里,刘瑾最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极尽所能地讨好皇帝。
今天献上歌舞,明天安排摔跤表演,要么就怂恿皇上出宫寻欢作乐。
凭着皇帝面前的红人身份,贪得无厌的刘瑾就公开向官员索贿。
他一人的年收入,相当于整个大明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
可武宗宠信他,对他越发依赖器重,先后任命刘瑾掌管内官监,并让他统领团营大军。
从此之后,刘瑾就更是权势滔天。
外廷群臣眼见武宗整日游玩取乐,不理朝政,纷纷上奏,劝皇上清除刘瑾。
然而武宗的态度却含糊暧昧,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轮番进谏。
内阁大学士刘健等人密谋要除掉“八党”,科道言官们也相继上疏,列举阉党种种罪状。
随后,户部尚书韩文联合百官上奏,请求皇帝严惩刘瑾等人。
迫于压力,武宗只得提出把刘瑾调往南京,以平息风波。
但刘健等人态度坚决,坚持必须处死刘瑾。
刘瑾得知消息后,连夜带着马永成等人冲到皇帝寝宫,跪地嚎啕大哭。
“这些小人心怀叵测,他们和阁臣勾结,就是想要陷害皇上,因此先下手除掉皇上最亲近、最忠诚的人。养几条鹰犬能费多少银子?若司礼监用对了人,这些人怎敢如此猖狂?”
武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刻下旨,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执掌东厂,谷大用统辖西厂。
然后连夜逮捕了一批上谏的大臣,将他们流放充军。
一夜之间,朝局风向逆转,刘瑾反手又夺回了权势,就开始大肆清洗异己。
正德二年三月,他下令群臣跪于金水桥南,当众宣读诏书,将前内阁首辅刘健、户部尚书韩文等五十三人列为“奸党”。
随后又规定:凡以养病为由三年不赴任的京官,一律革职为民;未满三年的,必须限期入京候选。
自此,朝中的正直之士几乎被扫荡殆尽了。
刘瑾一面打击异己,一面又大肆提拔亲信。
焦芳因揭人隐私有功,就被破格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刘宇靠贿赂万金,得拜兵部尚书。
同时,他还遣心腹太监镇守各地边关,以彻底掌控军政。
为进一步揽权,刘瑾常挑武宗玩得正高兴时,请他批阅奏章。
武宗被扰得不耐烦,怒道:“我留你在身边是干什么的?这些小事还要烦我?”
从此,刘瑾干脆不再上奏武宗,遇事专断,自行下旨,皇帝对朝中很多事都是毫不知情的状态。
武宗上朝时,刘瑾就站在右侧,群臣行礼拜过皇上,还要向他行揖。
所以当时京城流传着这样一段民谣:
京城两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正德五年四月,武宗派宦官张永前去平定叛乱。
张永和刘瑾交往频繁,早就对他心怀不满,却始终没有机会揭发他。
平乱凯旋回朝后,武宗设宴犒劳功臣。
宴间,刘瑾暂时离席,张永抓住机会,跪地将刘瑾的种种罪行一一奏报。
武宗听到刘瑾意图谋反,在民间还被称为“立皇帝”,愤怒不已,当即下令抄刘瑾家产。
搜查时,在刘瑾随身携带的扇子中,竟发现了一柄锋利的匕首。
证据确凿,武宗随即下旨,将一手遮天的刘瑾凌迟处死。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