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每天挤最早的地铁、加最晚的班,工资一分没敢乱花,可月底一看银行卡余额,还是没怎么涨?甚至遇到一点意外,比如家人生病、孩子交学费,就慌得手足无措。
《富爸爸穷爸爸》里有句话戳中了很多人:“不是你不够努力,是你脑子里的‘穷人思维’,把你的努力都变成了‘无效付出’。” 书里的穷爸爸,就是典型的 “努力却穷”—— 他是名校毕业的老师,工作勤恳、为人正直,可一辈子都在为房贷、账单发愁;而富爸爸没读过多少书,却靠着不一样的思维,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今天我们就扒一扒书里提到的 4 种 “穷人思维”,还有能帮你跳出困境的具体方法。
第一种思维:把 “负债” 当 “资产”,越努力越亏
穷爸爸这辈子最大的骄傲,是买了一套 “体面” 的大房子。他总说 “这是我的资产,以后能留给孩子”,可实际上,每个月的房贷要占掉他工资的一半,还要交物业费、维修费,家里的家具旧了要换,屋顶漏了要修 —— 钱像流水一样从口袋里出去。
富爸爸在书里狠狠戳破了这个误区:“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就看钱是进你的口袋,还是出你的口袋。” 你以为的 “资产”,如果每天都在让你花钱,那它根本不是资产,是负债。就像有人买了车,每天要加油、保养、交停车费,只能自己开,这是负债;但如果有人买辆车用来跑网约车,每个月能赚回比开销多的钱,那车才是资产。
突破方法:先学 “资产思维”,再动手赚钱
别着急买 “看起来值钱” 的东西,先花 10 分钟问自己:“这件东西能帮我把钱赚回来吗?” 如果答案是 “不能”,再便宜也别乱买。刚开始没能力买大房子、好车子没关系,从最小的 “资产” 开始:比如每个月拿工资的 10% 买基金,每年能有分红;或者买一本能帮你提升技能的书,学会了能涨工资 —— 这些才是能 “生钱” 的资产。
第二种思维:怕风险怕到不敢动,越 “安全” 越穷
穷爸爸最常说的话是 “找个稳定工作,别瞎折腾”。他在学校里待了一辈子,哪怕工资不高,也不敢辞职,更不敢碰股票、房产这些 “有风险” 的东西。他总觉得 “不亏钱就是赚”,可到头来,通货膨胀把他的工资越缩越薄,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富爸爸却告诉作者:“风险从来不是用来逃避的,是用来学习的。” 他第一次投资房产时,也亏过钱,但他没放弃,而是研究为什么亏 —— 是地段没选好,还是租金算错了?后来越学越精,最后靠房产赚的钱,比上班多几十倍。
突破方法:别躲风险,学 “管理风险”
不是让你拿着全部积蓄去赌,而是从小风险开始 “练手”。比如想投资,先拿 500 块买一只稳定的基金,看看它怎么涨怎么跌,慢慢摸清规律;想创业,先从副业开始,比如下班后帮人写文案,不用辞掉工作,就算没做成,也没什么损失 —— 这样既没风险,又能学到真本事,等能力够了,再慢慢加大投入。
第三种思维:只靠工资赚钱,越 “努力” 越累
穷爸爸一辈子都在 “为钱工作”:老板让加班就加班,为了多赚点奖金,牺牲了陪家人的时间。可他从来没想过,万一自己生病了,不能上班了,钱从哪来?富爸爸却不一样,他早早打造了 “被动收入”—— 比如他有几套房出租,每个月不用上班,租金也能按时到账;他写了本书,每年都有版税拿。
书里有句经典的话:“如果你只能靠工资赚钱,那你永远是钱的奴隶;只有让钱为你工作,你才能成为钱的主人。” 靠工资赚钱,就像用桶挑水,你不挑,水就没了;被动收入就像挖井,井挖好了,就算你不挑,水也会自己流出来。
突破方法:打造 “第二收入”,让钱替你干活
不用一下子辞职创业,从身边的资源开始找。比如你会做饭,周末可以在家做便当卖给上班族;你会拍照,能帮人拍写真;就算什么技能都没有,也能把家里不用的东西挂在网上卖 —— 这些看似小钱,慢慢积累起来,就能变成你的 “被动收入”。等被动收入能覆盖你的生活费,你就不用再为了工资委屈自己了。
第四种思维:总抱怨 “没钱”,越抱怨越穷
穷爸爸一遇到问题就抱怨:“钱不够花,都是老板太抠门”“物价涨得太快,怎么活啊”。他每天都在说 “没钱”,却从来没想过,怎么才能 “有钱”—— 他没学过理财,没问过别人怎么赚钱,甚至连记账都懒得记。
富爸爸说:“钱是一种‘思想’,你脑子里总想着‘没钱’,钱就不会来找你。” 他遇到困难时,从不说 “我买不起”,而是说 “我怎样才能买得起”。比如他想买房,不会抱怨 “房价太贵”,而是算 “我每个月要存多少钱,才能凑够首付”“我要学什么本事,才能赚更多钱”—— 想着 “怎么解决”,问题才会真的被解决。
突破方法:把 “抱怨” 换成 “行动”,从小事开始改
下次再想说 “我没钱” 时,先闭嘴,换成 “我该怎么赚这笔钱”。比如想买一个 1000 块的包,别抱怨 “太贵了”,而是算 “我要写多少篇文案才能赚 1000 块”“我能不能省掉没必要的开销,比如每天的奶茶,攒够这笔钱”。慢慢的,你会发现,你不再是 “被钱困住”,而是 “能主动找钱”—— 这才是真正的改变。
其实很多人不是不够努力,是努力错了方向。就像富爸爸说的:“思维的改变,比努力更重要。” 你不用一下子变成 “富人”,先从今天开始,把 “我买不起” 换成 “我怎样才能买得起”,把 “怕风险” 换成 “学管理风险”,把 “只靠工资” 换成 “多找份收入”。
改变思维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走在摆脱 “穷” 的路上了。毕竟,真正的财富,从来不是赚来的,是 “想” 来的 —— 想对了,钱自然会跟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