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美说不:关税战教训在前,这次我们自己做主
最近美国频频向欧盟施压,要求其对中印等国加征关税,以配合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的次级制裁。令人意外的是,一向在美欧经贸谈判中步步退让的欧盟,却罕见地展现了强硬态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在关税问题上,欧盟将坚持自主决策权。这番表态被外界视为对美国要求的婉拒。她解释道,虽然理解美国希望通过关税施压俄罗斯的意图,但欧盟更需要与中印等国保持良好伙伴关系。 我们最新制定的对俄制裁方案已经足够有力,冯德莱恩信心十足地说,相信这能让普京回到谈判桌。不过明眼人都清楚,如果制裁真这么有效,俄乌冲突也不会持续至今,欧盟更不会陷入当前的经济泥潭。 值得玩味的是,冯德莱恩全程避谈中国,大谈特谈印度对欧盟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述就直白得多:欧洲必须独立制定对华政策,核心是管控风险而非制造动荡。言下之意,跟着美国对中国加税只会损害欧盟利益。 事实上,欧盟这次态度转变并非没有缘由。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不仅没能压垮中国经济,反而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个活生生的案例摆在眼前,欧盟自然要三思而行。 更让欧盟顾虑的是,此前跟随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一些贸易限制措施,已经招致中方有力反制。如果现在再配合美国加税,无异于火上浇油。马克龙就直言:制裁要有针对性,应该直接针对俄罗斯。 美欧之间的分歧在于:欧盟希望集中火力对付俄罗斯,而美国却总想把中国也拖下水。更让欧盟恼火的是,之前为改善美欧关系,欧盟不惜拿中欧经贸当筹码,结果美国毫不领情,反而在谈判中得寸进尺,逼得欧盟签下城下之盟。如今特朗普政府又出新招,要求欧盟要么对华加税,至少也要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面对这个两难选择,冯德莱恩只能继续打太极,强调自主决策的同时,试图把话题拉回到美欧合作施压俄罗斯上。 有分析指出,欧盟这次态度转变,可能与美国近期对俄乌问题的立场调整有关。但深层次看,所谓的战略自主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当美国真正施压时,欧盟往往还是难逃被牵着鼻子走的命运。这种既要维护自主性,又不得不看美国脸色的尴尬处境,恐怕短期内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