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智取张鲁:一场充满算计的三方博弈 在三国纷争的历史舞台上,刘备与张鲁之间的较量堪称一出精彩的权谋大戏。这段故事要从刘备入蜀说起——当时他本是应益州牧刘璋之邀前来相助,却暗中谋划着更大的棋局。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率军入蜀后,与刘璋在涪城相会。会面后,刘备并未立即履行承诺攻打张鲁,而是北上驻扎在葭萌关(今四川广元西南)。令人玩味的是,这位仁义之师的主帅在此地驻守长达半年之久,不仅没有对张鲁用兵,反而忙着招兵买马、收买人心。 期间发生了一个关键转折:刘备以曹操进攻孙权为由,向刘璋提出要回荆州,同时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粮草辎重。这让本就对迟迟不攻张鲁心存不满的刘璋勃然大怒。更火上浇油的是,张松之兄张肃揭发了弟弟与刘备的密谋,导致刘璋与刘备彻底决裂。 此时刘备处境极为凶险:孤军深入蜀地,仅据守葭萌关一隅,面临刘璋、张鲁两方夹击。危急关头,刘备展现过人谋略——他设计诱杀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成功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随后亲率主力南下攻刘璋,同时留下精兵把守要隘,使整个益州陷入孤立。
精明的刘备深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开始暗中拉拢张鲁。他派能言善辩的李恢前往汉中结交马超——这位西凉猛将当时正寄居张鲁麾下。表面上是与马超交好,实则借此与张鲁建立联系。最终马超转投刘备,让张鲁措手不及,犹如被人挖了墙角。 战事胶着之际,张鲁也曾试图反击,派大将杨帛诱降驻守葭萌关的霍峻,却被严词拒绝。张鲁的渗透计划再次落空,可谓棋差一着。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大举进攻汉中。当阳平关失守后,张鲁逃往巴西郡。此时他本可投奔刘备,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归顺曹操,甚至鼓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朴胡、杜濩一同降曹。当时刘备正与孙权在荆州对峙,处境艰难。 张鲁那句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的决绝之言,背后有着深刻原因:首先,作为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降曹可圆其回乡之梦;其次,其母与弟弟皆死于刘璋之手,益州已成伤心地;更重要的是,作为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他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平台,而偏安一隅的刘备显然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这场三方博弈最终以刘备智取益州、张鲁归顺曹操告终,展现了乱世中各方势力复杂的利益算计。刘备的权谋手段与张鲁的现实选择,共同谱写了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