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为何要一再放走死敌?最后才给出了答案
创始人
2025-10-08 12:06:32
0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桥段:夷陵之战后,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仓皇逃往白帝城。当陆逊乘胜追击时,却误入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数万吴军被困其中进退维谷。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白发老者突然出现,将陆逊一行人带出了迷阵——此人正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这个情节引发了后世读者的诸多疑问:为何黄承彦要救自己女婿的敌人?最流行的解释是,这是为了维持三国鼎立的格局。当时蜀军新败,若陆逊再遭不测,东吴必会疯狂报复,孙刘联盟将彻底破裂。诸葛亮看似设下杀阵,实则暗中安排岳父救人,既给了东吴教训,又保留了和谈余地。

但这个说法存在明显问题。夷陵之战蜀国精锐尽失,正是最虚弱的时候。若真能借八卦阵除掉陆逊,收编吴军,岂不更能重振蜀汉?放虎归山的做法实在不合常理。 类似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并非孤例。赤壁之战后,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却仍派其把守华容道。表面说是曹操命不该绝,实则是担心曹操一死,曹魏集团会全力复仇。但若活捉曹操作为筹码,岂不更有利于三国博弈?

这些反常举动背后,隐藏着诸葛亮更深层的谋划。在小说第一百一十七回,邓艾偷渡阴平时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诸葛亮的预言:二火初兴,有人越此。这二火正是指后来建立晋朝的司马炎。原来诸葛亮早已预见司马家族将终结三国乱世。

由此看来,诸葛亮放走曹操和陆逊,或许都是有意为之。他维持三国均势,让曹魏壮大司马氏的力量,又通过六出祁山促使司马懿掌权。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正是老不读三国的深意所在——即便预见了结局,依然要竭尽全力走完自己的路。

相关内容

原创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一位威震四方的名将横空出世。他不仅是汉室最忠...
2025-10-08 05:03:55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赤壁之战堪称最精彩的经典战役。当时曹操率领的魏国...
2025-10-08 05:03:53
原创 ...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人民书写的壮丽篇章。从远古的氏族部落到奴隶社会,再...
2025-10-08 05:03:47
汉武帝丞相李蔡被逼自杀,临...
公元前118年,丞相李蔡正在府中处理政务,突然接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
2025-10-08 05:03:45
原创 ...
西汉时期(公元前210年前后),这个强盛王朝共出现过17位皇后。令...
2025-10-08 05:03:18
原创 ...
西汉直臣汲黯:一个敢于直谏的传奇人生 出身显赫的官宦世家 在西汉...
2025-10-08 05:03:15
原创 ...
当我们谈论千古一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中国历史上...
2025-10-08 05:02:53
原创 ...
在民国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位非凡的女性,她的名字和传奇经历至...
2025-10-08 05:02:19
原创 ...
1924年深秋,北京城风云突变。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联合直系将领冯玉...
2025-10-08 05:02:11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华夏文明的传奇智者:四位改变历史的超凡人物 华夏文明如同一幅绵延千年的壮丽画卷,其中既有金戈铁马的...
原创 翻... 刚对着《资治通鉴》里孙权劝学的段落反复看,突然发现大家都在说吕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却很少有人...
原创 越...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
原创 老... 1949年深秋的台北阳明山,蒋介石在官邸书房里翻阅报纸时突然停下动作,抬头询问身旁的副官:朱德这个人...
原创 波... 波兰最近的操作,真让人哭笑不得。 前脚还对着我国外长王毅拍胸脯保证,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会尽力保障中...
原创 他... 1934年深秋,在第五次反围剿遭遇重大挫折后,中央红军被迫踏上了那场震撼世界的两万五千里战略转移。长...
原创 真... 改写后的正文: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里,吕布被塑造成天下无双的猛将,威风凛凛。但翻开正史《三...
原创 胡...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不仅能持续收到我们的优质内容推送,还能随时参...
原创 晚... 时间的长河静静流淌,历史的痕迹如同沙滩上的脚印,随着潮起潮落渐渐模糊。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