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十二位皇帝的故事经常被搬上荧幕,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题材。比如《孝庄秘史》讲述了皇太极和顺治的传奇,《甄嬛传》以雍正朝为背景,《延禧攻略》《如懿传》和《还珠格格》则聚焦乾隆后宫,这些作品几乎串联起了一部完整的清宫宇宙。
时光流逝,这些帝王后妃的恩怨情仇早已随风而逝,最终长眠于陵墓之中。那么,清朝的陵墓中,还有哪些未被开启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清朝陵墓的分布情况。十二位皇帝分别安息在三处陵区。
关外三陵位于山海关外,包括埋葬爱新觉罗先祖的清永陵、努尔哈赤的清福陵和皇太极的清昭陵。这三座陵墓至今未被开启,封土保存完好,只有岁月的风沙为它们增添了几分沧桑。清朝的开国皇帝们在地下安享宁静,从未受到后人的打扰。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位皇帝,慈禧太后也长眠于此。然而,清东陵的命运远不如关外三陵幸运。除了顺治的孝陵完好无损外,其他陵墓均遭盗掘,陪葬品被洗劫一空,棺椁被打开,帝后妃嫔的遗骸被随意丢弃,场面令人唏嘘。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安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和光绪四位皇帝。其中,只有崇陵被盗,其余三座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道光的慕陵修建得极为奢华,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在清西陵中显得格外突出,却幸运地躲过了盗墓贼的破坏。
那么,为什么盗墓贼主要盯上清东陵呢?这要从破窗效应说起。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来到河北,发现了清东陵和清西陵。出于对清朝的仇恨和贪欲,他决定盗掘陵墓。由于康熙的景陵积水严重,他转而盗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陵。盗墓过程中,乾隆和慈禧的遗骸遭到粗暴对待,陪葬品被洗劫一空。此后,其他军阀和土匪纷纷效仿,清东陵因此遭受了严重破坏。
顺治的孝陵之所以幸免于难,是因为盗墓贼得知顺治崇尚薄葬,陵墓中并无贵重陪葬品,因此放弃了盗掘。而清西陵中,只有光绪的崇陵被盗,原因可能是修建陵墓的工匠还在世,对陵墓结构了如指掌。雍正以节俭著称,陵墓中可能没有值钱物品;嘉庆和道光时期国力衰微,陵墓中的陪葬品也不多,尤其是道光,生活极为简朴,陵墓中的陪葬品自然也不多。
至于关外三陵,由于张作霖的保护和溥仪建立的伪满洲国,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得以完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