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政治斗争和权谋手段,逐步掌控了清廷的核心权力,最终成为大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期间,她牢牢把持着朝政大权。然而历史评价普遍认为,与清朝前期的孝庄太后相比,慈禧缺乏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若与唐代女皇武则天相较,则更是相形见绌。虽然她具备相当的政治智慧,能够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但在治国安邦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在她的统治下,大清帝国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舰只能勉强维持航行,依靠不断的修修补补来延缓沉没。而当这位实际掌权者撒手人寰后,连修补的人选都难觅其踪,清王朝很快便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细究慈禧统治的弊端,其奢靡无度的生活方式尤为突出。当时的大清帝国已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潭,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但这位掌权者却依然沉迷于穷奢极欲的生活。最令人诟病的是她挪用海军军费为自己举办六十大寿的庆典,这不过是其挥霍无度的冰山一角。她的奢侈生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饮食的极致追求,二是在沐浴方面的惊人讲究。 在饮食方面,慈禧可谓极尽奢华之能事。据史料记载,她每顿膳食都要准备上百道珍馐美味,正如经典小品《打工奇遇》中赵丽蓉所演绎的那样。这些菜肴并非全部食用,而是由太监总管李莲英先行试毒后,慈禧才会象征性地品尝其中几道。剩余菜肴则根据她的心情赏赐给宫人。为满足口腹之欲,慈禧还专门设立了规模庞大的西膳房,下设荤菜局、素菜局、饭局、点心局、饽饽局等专门机构。这个皇家厨房能制作400多种点心和4000余道菜品,从主食到小吃应有尽有。据估算,慈禧一餐的花费就高达200两白银,这笔钱在当时足以供养上万百姓。即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样的餐饮消费也堪称天价。 如果说饮食奢靡尚可理解,那么慈禧在沐浴方面的讲究则令人叹为观止。与常人想象不同,慈禧并非在木桶中沐浴,而是坐在特制的浴椅上。这把椅子根据她的身材量身打造,配有可左右移动的靠背。更令人称奇的是,她使用两个独立的浴盆分别清洗上半身和下半身,这种独特的沐浴方式源于她天清地浊的迷信观念。每次沐浴都要消耗100多条特制毛巾,这些浸满香料的毛巾每条仅使用一次便丢弃,以确保沐浴用水的绝对洁净。这种极致的沐浴仪式,不仅耗费巨大,更折射出统治者与百姓生活的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