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嘉庆帝死后百官找不到遗诏,皇后一言断定大清之主,道光就此上位
创始人
2025-10-05 20:32:23
0

1820年7月25日夜,承德避暑山庄电闪雷鸣,气氛压抑。六十岁的嘉庆皇帝在这里突然暴亡,从发病到离世不足一日。宫廷上下震惊不已,随侍大臣和太监们手足无措。更棘手的是,继位皇子的遗诏竟然不见了。皇帝骤死,群龙无首,谁来继承皇位?

承德山庄远离京师,消息难以及时传递。顾命大臣们翻遍嘉庆身边的御物,仍不见传位诏书的影踪。按照惯例,皇帝会将立储密诏封入金匣,存放在紫禁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数百里之外的京城传来消息,牌匾后也空空如也。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在嘉庆中期,因天理教起义军一度闯入紫禁城,嘉庆担心密诏不安全,索性将金匣随身携带。可他骤然离世,没有交代任何人,才导致遗诏下落不明。

避暑山庄大殿里,首席军机大臣托津、户部侍郎文孚、御前大臣赛冲阿等几位重臣聚在一起,气氛凝重。谁也不敢轻率开口,因为一句话就可能决定未来皇位归属,也决定自己的前程和性命。

此时在场的皇子有皇次子旻宁、皇四子绵忻;皇三子绵恺留守京城,最幼的绵愉年仅七岁。真正有竞争力的只有在场的两人。而在众人心中,旻宁显然最具优势。

旻宁是嘉庆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长兄早夭,他等于嫡长子,身份尊贵。他文武兼修,自幼受到乾隆和嘉庆的器重。乾隆为他大婚时亲自到场,并特许他婚后继续在宫中居住,这在清代皇子中极为罕见。

最令群臣难忘的,是1813年的“癸酉宫变”。天理教起义军突入紫禁城,时年三十二岁的旻宁正在宫中。他临危不惧,亲自开枪击毙数人,甚至在弹尽之际用衣扣代替子弹,稳住了局势。

事后嘉庆大加赞赏,封他为和硕智亲王,这是宗室最高爵位。自那时起,朝野上下几乎认定他是未来的储君。

僵持片刻后,宗室铁帽子王禧恩率先开口:“国不可一日无君,二阿哥年长且贤,理应继位。”一句话打破沉默,许多大臣纷纷附和。

但也有人心怀顾虑。托津担心没有遗诏,贸然推立会引起非议,或招来宗室反对。于是众臣决定折中:一面继续寻找遗诏,一面飞报京师,请孝和睿皇后裁决。

孝和睿皇后出身钮祜禄氏,本为嘉庆侧福晋,后立为皇后。她膝下有两子——绵恺与绵忻。若她心怀私念,完全可以推举自己的儿子。但当消息传来时,她并未犹豫,而是断然下旨:立旻宁为嗣君。

她清楚,嘉庆一向器重旻宁;自己年幼的皇子若即位,不仅难以服众,还可能激起权臣与宗室的争夺。立旻宁既顺应先帝遗意,又可保社稷安稳。她的懿旨文辞简洁,意在劝群臣辅佐旻宁登基。

就在懿旨送往承德之时,大臣们的搜寻也有结果。嘉庆贴身太监从衣物中取出一个金盒,才知这正是立储密匣。众人急忙开启,因无钥匙,只得强行扭断金锁。盒中果然有遗诏,上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立皇太子旻宁。”这份诏书早在十六年前就已写好,从未更改。

至此,懿旨、宗室拥护与遗诏三重凭证齐备,皇位继承无可置疑。

1820年8月,承德避暑山庄内,群臣依遗诏拥立旻宁即位,是为道光皇帝。继位仪式虽仓促,却得以顺利完成。对于清王朝而言,这次继位过程虽然惊险,却避免了皇室内乱。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二百余年皇权更替中,真正由嫡子顺利继位的,只有道光一人。此后同治、光绪、宣统皆非正嫡之子。道光的登基,不仅依靠先帝遗命,更有赖于孝和睿皇后的果断抉择。

道光即位后,对继母皇太后极为孝敬。史载,他常以“生母虽早逝,幸得皇太后抚育”而感念终生。孝和睿皇后仅比道光年长六岁,却在三十余年间享受皇太后尊荣,得其义子尊奉不减。

承德那场骤变,既见证了清廷权力继承制度的作用,也显现出关键人物临机决断的分量。若无孝和睿皇后大公无私的一言,大清的继位之路或许不会如此平稳。

嘉庆猝死、遗诏失踪、群臣踟蹰、皇后定夺,这一连串事件,为清代宫廷历史增添了悬疑色彩。幸而金匣最终寻得,使旻宁登基合法无虞。风雨之后,清廷权力交接安然完成。

然而,后人也看到,即便是这样顺利的继位,也难掩清朝走向衰落的趋势。

相关内容

原创 ...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东北、蒙古等地区采取了...
2025-10-05 05:03:24
原创 ...
八旗军的历史兴衰:从东北亚最强军团到纨绔子弟集中营 八旗军是后金政...
2025-10-05 05:03:20
原创 ...
好的,请提供您需要改写的原文内容,我会根据要求进行扩写和细节补充,...
2025-10-05 05:02:59
原创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遗留下一...
2025-10-05 05:02:56
原创 ...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人们想要记录容貌只能依靠画师手中的画笔。无论...
2025-10-05 05:02:45
原创 ...
成吉思汗的四大汗国:征战、分封与帝国的兴衰 成吉思汗,蒙古历史...
2025-10-05 05:02:44
原创 ...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悲壮而深刻的篇章之一...
2025-10-05 05:02:40
原创 ...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晚清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左宗棠。...
2025-10-05 05:01:53
原创 ...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布衣起家、最终开创大明王朝的铁血帝王,其一生充...
2025-10-05 05:01:47

热门资讯

济南工业史料笔记:1960年上... 一、1960年9月:上海中华搪瓷厂迁厂留念搪瓷面盆 上海中华搪瓷厂迁厂留念搪瓷面盆(以下简称“搪瓷...
新华视点|尕日塘秦刻石的实证与... 青藏高原的风吹过扎陵湖畔,一块沉睡了2200多年的石英砂岩刻石被确认为秦代遗存,中华文明的历史坐标由...
原创 郑... 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电视剧《潜伏》中塑造的吴敬中这一角色确实有其历史原型,这一点早已为学界所公认...
原创 苏...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一... 【热血与纰漏:解码《八佰》战场细节的双面叙事】 当银幕上那面残破的国旗在四行仓库顶端猎猎作响时,无...
孙权夺取荆州后实力大涨,为何反... 孙权夺取荆州后实力大增,为何反而向魏国俯首称臣? 在经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和章武二年(222...
原创 五...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失利,导致这一战略要地最终沦陷,使蜀汉政权失去了半壁江山,严重影响了其...
原创 肖... 1977年早春时节,北京城还笼罩在料峭的寒意中,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肖华接到了一纸调令,奉命前往西北重...
原创 为... 秦朝末年,暴政横行,民不聊生,最终因失去民心而走向覆灭。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
原创 中...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沉痛的历史篇章之一,这场战争不仅彻底改变了东亚格局,更深刻影响了中朝两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