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藤甲兵在战场上非常厉害,诸葛亮为什么后来不再组建一支呢?
创始人
2025-10-02 21:32:47
0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火烧藤甲军”是一个极为精彩、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三国志》等正史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这一桥段完全是罗贯中在小说中虚构的情节。据《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在平定南中时,六次生擒孟获,又六次将其释放。孟获在被释放后,转而投奔东南的乌戈国。该国国主兀突骨身形高大,传说身长丈二,不食五谷,而以生蛇猛兽为食,全身长有鳞甲,刀箭难以伤害。他手下有三万士卒,皆身披藤甲。所谓藤甲,是取自深山石壁之上的藤蔓,经油中浸泡反复十余次,再晒干浸泡,历时数年方能制成。此甲穿在身上,不仅渡江能浮、不惧水湿,更能抵御刀箭,因此得名“藤甲军”。从小说的描写来看,这支部队确实具备极强的防御能力。然而,问题随之而来:既然藤甲军如此强悍,为何诸葛亮在南征后、北伐前,却从未考虑训练和组建这样一支军队来助力北伐呢?其中缘由,大致可从三方面理解。

首先,藤甲兵虽能刀枪不入,却有致命弱点——极其惧火。制作藤甲的关键环节是反复用油浸泡,这固然使其坚韧且不畏水,但也使得其极易燃烧。正因如此,诸葛亮在识破藤甲军弱点后,设计出“火烧藤甲兵”的经典战术。当年他观察地形,见到盘蛇谷石壁陡峭、无树无草,正适合作为火攻之地,于是果断布下陷阱。蜀军诱敌深入,待藤甲军进入谷中后,以火箭点燃满谷干柴,瞬间烈焰滔天。藤甲军甲衣一旦遇火,根本无法脱身,三万士卒与兀突骨几乎全军覆没。这样的经历充分说明,藤甲虽奇,却存在致命缺陷。在冷兵器时代,战阵往往近身对垒,一旦敌军施以火攻,藤甲军不仅难以还手,甚至连逃生都成问题。诸葛亮自然不会为己方训练这样一支“怕火”的部队。

其次,藤甲的制作极其耗时。材料虽然常见,但工艺异常繁琐,需要将藤条反复浸泡油脂,再经历多年晾晒和加工。一副成熟的藤甲可能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对诸葛亮而言,时间远比铠甲更为宝贵。当时他正为实现刘备遗志、完成北伐大业而日夜操劳,深知自己精力有限、寿命难测。在三国那样战乱频仍、疾病横行的年代,人均寿命并不长。诸葛亮不可能将数年光阴消耗在藤甲的制造上。等到铠甲制成、士卒训练完毕时,恐怕北伐的时机早已错过。因此,实用性上的考虑,使他没有采用藤甲军。

第三个原因,则带有情感层面。火烧藤甲军时,三万藤甲兵在谷中被烈火焚尽,惨叫连天,场面极为凄惨。诸葛亮虽是胜利者,却目睹其惨状,心中不免悲怆。他甚至自叹道:“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可见,这场战役给他带来的心理冲击极大。作为一位重视士卒生命的统帅,他既不忍心让蜀军冒着相同的风险穿着这种“易燃”的铠甲,也不愿再目睹类似的惨剧发生。因而,即便藤甲军看似强大,诸葛亮也不会主动去打造这样一支队伍。

由此看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组建藤甲军,并非失策,而恰恰体现了他一贯的智慧与谨慎。他深知兵法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追求表面上的无敌。聪明人不会做愚蠢之事。作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既能利用藤甲军的弱点赢得胜利,也能冷静评估其缺陷,避免重蹈覆辙。这正是“神机妙算”的体现,也是他在历史与文学中被誉为智圣的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原创 ...
看过那些热播的古装历史剧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开国之君在天下...
2025-10-02 05:05:16
原创 ...
岳家军在历史上的强大,凭借其赫赫战绩以及敌人的评价,早已为世人所熟...
2025-10-02 05:04:40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武艺超群的名将层出不穷。蜀汉阵营中,关羽、张飞、...
2025-10-02 05:04:18
原创 ...
四野大军南下 1949年4月初,刚刚从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来的第...
2025-10-02 05:04:10
原创 ...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妃嫔们去世之后,若能与皇帝合葬,那便被视为至高无...
2025-10-02 05:03:50
原创 ...
蜀汉后期,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最大的对手就是曹魏的权臣司马懿。历...
2025-10-02 05:03:47
原创 ...
说起“五虎上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的五位名将...
2025-10-02 05:03:27
原创 ...
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前一年...
2025-10-02 05:03:20
原创 ...
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曾深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艰辛。他在父母去世之际,...
2025-10-02 05:03:01

热门资讯

“烽火太原 山河壮歌”图片展开...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正在参观“烽火太原、山河壮歌”图片展。本报记者 姚雅馨 摄 ...
历史回响 “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945年9月3日,在《新华日报》的醒目位置,毛泽东同志笔力遒...
九三阅兵 | 纪念抗战胜利8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早已盛装以待 阅兵仪式...
准备就绪!受阅部队已在长安街列... 今天是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
纪念大会即将举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原创 奥... 二战期间,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仅一墙之隔的土地上,住着德军指挥官鲁道夫·霍斯和他的家人。 他们在一栋漂亮...
原创 朱... 自古以来,皇室的权力斗争总是像暗潮在宫墙之下翻涌。就像现代人对金钱的贪念一样,古代君主之位对许多人而...
左权县人的身份证上,都印着他的... 对80岁的山西省左权县文化历史学者张基祥来说,他走过最多的“英雄路”,是家附近一段长约800米的“将...
原创 尉... 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木简,令考古学者们大为震惊。这些木简的存在,并非简单的历史遗物,它们背后...
“战争受害者”?日本把错误史观... 编者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