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907 年的洛阳皇宫,空气里飘着说不出的压抑。年仅 17 岁的唐哀帝李柷,穿着不合身的禅位礼服,手都在微微发抖。台阶下站着的朱温,穿着金灿灿的亲王服饰,眼神里没有半分恭敬 —— 就在半年前,他还逼着唐哀帝杀了自己的兄弟和宗室,如今,终于要夺了李家最后这点江山。
太监尖着嗓子念完禅位诏书,唐哀帝刚想走下宝座,朱温身边的部将就上前一步,直接把玉玺从皇帝手里接了过去。这场景跟一百多年前唐高祖李渊禅位给李世民比,连装样子的体面都没有。谁能想到,这个亲手终结唐朝的人,三十年前还只是砀山一个靠偷鸡摸狗过日子的穷小子呢?
1. 从草莽到 “黄巢手下第一将”:朱温的起点有多野
朱温老家在砀山(现在安徽宿州那边),爹是个教书先生,可惜早死,娘只能带着他去别人家当佣人。那时候的朱温,就是村里出了名的混不吝,好吃懒做还爱打架,谁都没把他当回事。直到乾符四年(877 年),黄巢起义军路过砀山,朱温一看 “跟着造反有饭吃”,干脆拉着二哥一起投了军。
没人想到,这混小子打起仗来居然是个狠角色。《资治通鉴》里说他 “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在黄巢手下没几年就从普通士兵升到了将领。黄巢打下长安建立 “大齐” 后,还派朱温去守同州(现在陕西渭南),对抗唐朝的军队。那时候的朱温,应该还没想着自己当皇帝,顶多是想跟着黄巢混个高官厚禄。
可转折点很快就来了。唐朝派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带着骑兵来打黄巢,黄巢的军队节节败退,朱温守的同州也被唐军包围了。他派人向黄巢求援,结果连着送了十封信,都被黄巢身边的人扣了下来。朱温一看 “这黄巢要完啊”,干脆在中和二年(882 年)杀了黄巢派来的监军,带着同州投降了唐朝。
唐僖宗听说朱温投降,高兴得不行,直接给了他一个 “左金吾卫大将军” 的官,还赐名 “全忠”—— 意思是 “对唐朝全心全意忠诚”。现在回头看,这名字简直是天大的讽刺,因为最后灭了唐朝的,正是这个被赐名 “全忠” 的人。
2. 从 “唐臣” 到 “权臣”:朱温是怎么一步步架空唐朝的
投降唐朝后,朱温的野心慢慢暴露出来了。他知道,在乱世里只有手里有兵、有地盘才说话管用。所以他借着唐朝的名义,到处打仗:先打黄巢的残余势力,再打那些不听朝廷号令的藩镇,地盘越打越大,最后把中原地区大部分都控制在了手里。
那时候的唐朝,早就不是唐太宗、唐玄宗时候的样子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皇帝要么被宦官控制,要么被藩镇欺负。唐僖宗、唐昭宗两任皇帝,都曾经被叛军赶出长安,像丧家之犬一样到处跑。而朱温呢,每次皇帝有难,他都 “及时” 出现救驾,靠着这个,他慢慢获得了皇帝的信任,还被封为 “梁王”,成了唐朝最有权势的藩镇。
到了唐昭宗在位的时候,朱温已经不满足于当一个藩王了。天复三年(903 年),他带兵进了长安,把宫里的宦官几乎全杀了 —— 要知道,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是大问题,朱温杀宦官,表面上是 “帮皇帝清除奸臣”,实际上是把皇帝身边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人。然后,他又逼着唐昭宗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因为洛阳离他的根据地更近,方便他控制。
迁都路上,朱温怕唐昭宗身边的官员有异心,居然把昭宗身边的两百多个侍从全都杀了,换成了自己人假扮的。唐昭宗到了洛阳后,就彻底成了朱温的傀儡,连跟身边人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后来朱温觉得昭宗 “不听话”,干脆在天祐元年(904 年)派人把昭宗杀了,立了昭宗的儿子李柷当皇帝,也就是唐哀帝 —— 这时候的唐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3. 建后梁代唐:一场 “禅位” 闹剧背后的血雨腥风
杀了唐昭宗、立了唐哀帝后,朱温开始为 “称帝” 做准备。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唐朝的宗室和忠臣。天祐二年(905 年),朱温把唐哀帝的九个兄弟都骗到白马驿(现在河南滑县),然后全部杀了,扔到了黄河里。紧接着,他又把朝廷里反对他的三十多个大臣也杀了,同样扔到黄河里,还说 “这些人自命清高,号称‘清流’,那就让他们去黄河里当‘浊流’吧”——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白马驿之祸”。
杀完了反对者,朱温称帝就只剩下 “走流程” 了。天祐四年(907 年)正月,朱温让唐哀帝下诏书,说自己 “德不配位”,要把皇位禅让给梁王朱温。当然,这诏书肯定是朱温让人写的,唐哀帝只是签个名而已。
禅位仪式那天,朱温还装模作样地 “推辞” 了几次,说 “我只是唐朝的臣子,怎么能当皇帝呢”。可他手下的人早就准备好了 “劝进表”,一堆将领、官员天天跪在他门口请他 “登基”。最后朱温 “实在没办法”,才答应接受禅位。
公元 907 年四月,朱温在洛阳正式称帝,国号 “梁”,历史上叫 “后梁”。他把唐哀帝降为 “济阴王”,后来没过多久,就派人把唐哀帝杀了。从公元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到公元 907 年朱温代唐,延续了 289 年的唐朝,就这么亡了。而朱温建立后梁后,中国历史也进入了一个大分裂的时代 —— 五代十国。
4. 后梁没 “稳” 住:朱温终结了唐朝,却没终结乱世
很多人以为,朱温建了后梁,就能像唐朝一样统一全国,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还有很多藩镇不承认后梁,比如河东的李克用、凤翔的李茂贞,他们还打着 “恢复唐朝” 的旗号跟朱温打仗。其中李克用跟朱温更是死对头,两个人打了一辈子仗,直到朱温去世,后梁和李克用儿子李存勖建立的后唐,还在互相攻打。
而且朱温当了皇帝后,变得越来越残暴、多疑。他动不动就杀大臣,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后来他因为想立养子当太子,被自己的亲儿子朱友珪杀了 —— 真是应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话。
朱温建立的后梁,总共只存在了 17 年,就被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了。可后唐也没好到哪去,之后又有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在中原地区更替的朝代,就是 “五代”;而在南方,还有南唐、吴越、闽国等十个小国,就是 “十国”。直到北宋建立后,才慢慢统一了全国。
现在回头看朱温 “建后梁代唐” 这件事,其实唐朝的灭亡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农民起义,这些问题把唐朝拖得精疲力尽,朱温只是最后推了一把而已。就像一栋早就腐朽的房子,就算没有朱温,也迟早会塌。
不过朱温这个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一直很复杂。有人说他是 “乱臣贼子”,因为他杀了唐朝的皇帝和宗室,手段太残忍;也有人说他在乱世里统一了中原,让老百姓有了一点安稳日子。其实历史人物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朱温的野心和残暴,让他成了唐朝的 “终结者”,可他建立的后梁,却没能给天下带来真正的和平 —— 这或许就是乱世里,每个枭雄的无奈吧。
你觉得唐朝的灭亡,是朱温一个人的 “锅”,还是早就积重难返了?如果换成你在当时的朝堂上,面对朱温的势力,会选择反抗还是妥协?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要是对五代十国的其他故事感兴趣,也可以说出来,咱们下次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