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雪丽
宝钗之所以进入贾府,表面上看似是自愿的选择,实际上却完全是个被动的过程。如果不是薛家逐渐衰落,如果不是薛大少在金陵惹出的乌龙,致使薛家的官司无法解决,王家自然也不愿意继续承担这个包袱,最终不得不到京城去处理这些麻烦事,实际上这就意味着将壳扔给了贾家。而荣国府为了依靠王子腾的权势,最终不得不忍受这样的损失。
1、薛宝钗的命运已经与贾府紧紧相连
对于王家与薛家而言,最佳的安排无疑是让薛贾两家联姻,这既可以保住薛家的贵族身份,又能使王家无需再过多操劳。薛姨妈对此当然深感赞同。她的一生无非是依靠着家族或者丈夫,后来甚至选择倚靠兄长与姐姐,而现在她心中唯一的期望就是利用女儿来维持这一切。
至于身为女主角的宝钗,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面对选择不成,嫁入荣国府成为正室,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宝玉既是风华绝代的暖男,举手投足中的优雅使人心动,其实不论他是否按照贾环的模样长大,薛姨妈都会乐意接受,而宝钗也会对此表示赞同。尽管宝钗内心深处保留着傲气,但在现实面前,她不得不低下头,接受三从四德的传统规则。她心甘情愿地为家族做出妥协,而拒绝和反抗并无意义。她没有心仪的恋人可以私奔,嫁给谁都是一场婚姻,更何况她的婆婆还是亲姨妈,这样的安排实在是难得的好事。
2、宝钗在十五岁生日时所选的戏曲,何尝不是她命运的真实写照
贾母为她庆祝十五岁生日,无疑是在暗示她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这种催促的意思不言而喻。然而,在薛家眼里,宝玉是唯一的选择,根本不会考虑其他选项,除非有机会进入皇宫。宝钗选择的那首《寄生草》,既是对她学识与哲思的体现,同时也展现了她内心的迷茫与失落。她看见了生活的真相,明白了现实的无奈。
据说这首曲子让宝玉对宝钗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敬佩与欣赏,虽然黛玉对此有些嫉妒,但其实暗示着宝玉最终要出家。而在这桩金玉良缘中,若宝玉真的成为了出家人,宝钗等待的将是孤寂的生活,最终只剩下她独守空房。因此,这位出色的大小姐在无意之间,选择的曲子竟然象征着她的命运。当宝玉离开,投身于自己的修行之路,她则不得不在红尘中继续打磨自己,哪怕生活琐事纷至沓来,她仍然不能放任自流,无权任性。
因此,她所选择的瑰丽曲调,实际上就是他们夫妻的命运之曲,注定了二人将要面对的分离与各自的风尘。她有她的坚守与责任,而他则有自己的追求与自我,在这一条命运交叉的道路上,他们虽然相遇,却终究只是无缘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