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群雄割据,激烈的战争使得各路诸侯不仅要面对战场上的生死危机,还时刻面临刺客的威胁。比如在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狩猎时,便因遭到许贡门客的暗算而丧命。这一事件让人深刻意识到,保镖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尤其是像刘备这样的领袖,真正值得信任的保镖不多,赵云和陈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赵云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刘备于徐州惨败后,他选择依附袁绍。在邺城见到刘备时,赵云受命秘密招募了数百名兵士,表面上宣称自己是刘备的部曲,然而这一举动却并未让袁绍知晓。之后,刘备因在汝南侵扰曹操后方失败,便带着赵云等人投奔了荆州刘表。由此可见,赵云早已承担起护卫刘备的重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军追击刘备,局势十分危急。混乱中,刘备一度失去了赵云的踪影。有人传言赵云已投靠北方曹操,但刘备丝毫没有怀疑他,反而坚定地说:“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随后,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带着他们安然归来。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赵云忠诚于刘备,更凸显了他在危急时刻的保护家眷能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此时的孙夫人性格放纵、骄横,随她而来的东吴侍卫与官吏也屡屡惹事生非。刘备得知后,便将管内政的重任交给赵云。在刘备西征益州期间,孙权派遣船只准备接走孙夫人,孙夫人趁机欲带走刘禅。幸亏赵云与张飞联手,在长江上截住了东吴的船队,成功夺回了刘禅。
除了负责保护刘备和家人的安全外,赵云还参加了博望坡、长坂坡、江南平定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并独立指挥了入川之战、汉水之战和箕谷之战,屡战屡胜,战功赫赫。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23年),赵云被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后来晋升为镇东将军。中护军是专门负责都城禁军的职务,赵云的职位愈加显赫。公元229年,赵云因病去世,享年约六十岁。
二、陈到
陈到(?-247年),原籍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早年投奔刘备。当时,刘备担任豫州刺史和豫州牧,陈到便成为刘备的部下,并与赵云并肩作战,忠诚勇敢。陈到带领的“白毦兵”是蜀汉精锐部队,和曹魏的虎豹骑一样,白毦兵的首要任务便是保护主公的安全,陈到担任保镖的职责可见一斑。
建兴年间,陈到担任护军和征西将军,封为亭侯。在刘备去世后,陈到逐渐摆脱了保镖的角色,开始负责镇守一方。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并计划将军队移驻汉中,要求驻守永安的李严迁至江州,而留下了护军陈到镇守永安。此时,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驻守巴东郡,并且向李严报告。
陈到在永安任职期间,忠诚尽职,直到他去世。关于陈到的具体逝世时间,史书未作详细记载,但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宗预在延熙十年(即公元247年)接替了陈到的职务,因此可以推测,陈到是在该年去世的。
陈到和赵云一样,作为刘备的重要保镖,他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尽管他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相比赵云稍显低调,但他为刘备和蜀汉的稳定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