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7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现代五项项目在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圆满落幕。在这场展现运动员全能风采与体育精神的盛会背后,一支由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60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以“专业、热情、贴心”的服务,为赛事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尽管赛事期间遭遇台风“桦加沙”的外围影响,志愿者们仍以高昂的热情化解天气挑战,确保服务“不减配、不降温”,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青春力量集结,志愿热情无惧风雨
本次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组建,通过“校内宣讲+自愿报名+择优筛选”的方式,选拔出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城市志愿者,为保障城市志愿服务水平,团区委组织社工团队为全体志愿者开展了系统的岗前培训。赛事期间,多轮风雨来临,却并未浇灭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他们提前到岗、有序轮班,在场馆入口、交通枢纽、便民服务点等15个岗位累计上岗近280人次,为超过3000人次的观众与市民提供引导、咨询与保障服务。风雨中,那一抹抹志愿红反而更加醒目,成为赛场外最温暖的风景。
流程标准规范,优质服务护航赛事
为保障志愿服务质量,志愿服务团队制定了严谨的服务规范:每日上岗前召开岗前培训,明确任务分工;服务中实行“签到+实时反馈”机制,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响应;赛后总结优化流程,实现服务全程闭环管理。规范的流程让志愿服务从 “分散式” 走向 “系统化”,单日最高完成服务时长超 12 小时,服务效率与质量得到参赛人员及观众的一致认可。
志愿护航不缺席,赛事保障有温度
围绕赛事保障关键环节,志愿者们主要承担三大类服务工作:在观众引导方面,于场馆入口、观众主入口周边及重要交通路口、地铁站等位点,引导观众前往赛场的方向,为观众解答疑惑;文明交通指引环节,志愿者在场馆周边15个交通路口及公交站点,引导车辆有序停放、行人安全通行,缓解赛事期间的交通压力;便民咨询服务则覆盖饮水供给、卫生间位置、医疗点分布等需求,为群众提供 “一站式” 咨询解答。这份细致入微的服务,也深深打动了远道而来的观众。
外地观众李先生就由衷感慨:“第一次来广州看比赛,志愿者比导航还贴心,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此次十五运会现代五项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成为连接赛事、城市与群众的重要纽带,大批高校志愿者积极参与,以专业态度与热忱行动,不仅为赛事高效运转筑牢支撑,更在奉献中释放青春能量,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志愿者的专业服务展现了举办地的文明形象,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校地合作搭建了实践育人平台,让大学生在服务中提升社会责任感与综合能力。志愿者的红色马甲成为赛场边最亮眼的风景,现代五项赛事的圆满落幕,既是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展现,也是青春志愿力量的生动实践 —— 用专业与热情,让赛事既有保障“力度”,更有城市“温度”。
图文资讯来源丨共青团天河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