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拥有假节钺的将领被赋予了极高的权力,意味着他们在战场上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请示或汇报,就能直接决策,执行重大的军事行动。此权力使得这些将领在战场上如虎添翼,可以果断处置军中犯令的士卒。假节钺的象征性权力并不常见,只有少数顶级名将能得到这项殊荣。这些名将包括了张飞、马超、张辽、乐进、张郃、徐晃等,但获得假节钺的权力者却寥寥无几,只有三位将领能被铭记在史册中。
一、关羽 《三国志》记载了关羽的事迹,特别提到在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获胜后,正式称帝自立为汉中王,并为关羽授予了前将军的职位,同时还赋予了假节钺的权力。这一任命赋予了关羽超凡的军事指挥权,使他成为蜀汉最具权威的将领之一。此时,关羽不仅负责指挥大军,还肩负着清除任何可能违反军规的士卒的重任,体现了他在蜀汉军中的至高地位。 关羽在同年带领大军北上,围攻樊城与襄阳。尽管他在战斗中曾被曹操的庞德射伤额头,但关羽依然继续作战,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勇气。最终,他成功围困樊城,水淹七军,俘虏了曹操的大将于禁,逼迫曹仁投降。然而,尽管关羽一度威震华夏,曹操与孙权联合发起反击,最终,关羽在吴国的夹击下失败,撤退至麦城,被俘并英勇殉国,之后被追谥为壮缪侯。 二、于禁 《三国志》详细记录了于禁的仕途变迁。他在建安二十一年被任命为左将军,并获得假节钺的权力,负责督领庞大的军队。这一职位赋予了他决定性的军事指挥权,成为曹魏的重要军事骨干。然而,于禁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时,于禁带领的七万大军未能成功救援曹仁,反而在战斗中屡屡遭遇失败,最终不得不投降关羽,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之后,于禁被俘虏并转交给东吴,经历了人生的极大落差。随着曹丕即位,他被召回魏国,并在悲恸中前往曹操的墓地祭拜。曹丕在安慰于禁的过程中,还安排人画下关羽击败庞德与于禁投降的画面,令于禁感到深深的羞愧。最终,他因情绪沉重而病倒,不久便去世。于禁的儿子继承了其爵位,他自己则被追谥为厉侯,历史上他一直被视为蜀魏之争中复杂且富有悲剧色彩的一个人物。 三、满宠 《三国志·满宠传》中的记载提到,黄初三年(222年),满宠被魏明帝曹丕授予假节钺的权力,成为魏国东线的主要军事领导人。这一职权赋予了他处理魏国东部战事的独立决策权。随后,他不断升迁,最终在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成为了豫州刺史,负责管理一方重镇。 在太和四年(230年),满宠被任命为征东将军,领导一系列针对孙权的军事行动。此时,孙权试图攻占合肥,满宠采取了高明的防御战略。在合肥城外,他秘密部署了六千步骑兵进行伏击,最终成功伏击了吴军,将敌人击退,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智慧。孙权虽然再次组织了进攻,但无功而返,合肥的防线在满宠的指挥下得到了有效保护,进一步巩固了他在魏国东部的军事威信。满宠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魏国东线的主心骨,虽然在后期他并未经历关羽那样的显赫一时,但他仍然在魏国的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