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 “破釜沉舟” 这事儿,我打小就听家里老人讲,说这人力气大还够狠,把船凿了锅砸了,就是要跟秦军玩命。之前光觉得这招够绝,能激士气,直到前几天整理旧书,翻到一本讲古代军旅生活的小册子,突然愣了一下 —— 他把锅都砸了,士兵们吃饭用啥啊?
你想啊,现在咱们吃个外卖都得要双一次性筷子,那会儿哪有这条件。军营里本来就缺东少西,锅一砸,连带着煮东西的家伙事儿都没了,碗筷肯定更甭提。我猜啊,他们当时说不定真就随手折根树枝当筷子用。不是我瞎想,那册子上就提了一句 “楚卒无箸,折榛为器”,榛子树的枝子,削掉皮就能用,粗粗拉拉的,能把饭扒拉进嘴里就行。你说这事儿多无奈?平时在家吃饭,娘还得把筷子擦得锃亮,到了战场上,树枝刮两下木刺就凑合用,哪顾得上扎不扎嘴。
而且我总觉得,项羽砸锅沉船,不全是为了逼士兵拼命,说不定是后勤真跟不上了。你想啊,要是粮草充足,后方能按时送粮,他犯得着只让士兵带三天口粮吗?我上次看一篇杂记,说楚军当时连运粮的民夫都不够,好多粮食还堵在半路上。这要是拖着不打,不等秦军来,自己人先饿垮了。所以他这招,一半是狠,一半是实在没辙 —— 破釜沉舟,好歹能让士兵们一门心思往前冲,说不定还能从秦军那儿抢点吃的。
历史书上总爱写 “楚军士气大振,九战九捷”,可很少提士兵们啃着干饭团、用树枝扒饭的样子。我有时候会琢磨,那些士兵里,会不会有之前是庄稼汉的?在家的时候,用粗瓷碗盛饭,用竹筷子夹菜,到了战场,啥都没有了。不是说他们不怕苦,是那会儿根本没空想苦不苦,能活着打赢,能再吃上一口热饭,就不错了。
还有啊,我之前跟朋友聊这事儿,朋友说 “说不定人家用手抓呢?” 我想了想,也有可能!但用树枝的可能性更大 —— 手抓饭容易沾灰,而且干饭团硬得很,用树枝扒拉着还能省点劲。你说这后勤要是能好点,哪怕多带几捆竹筷子,士兵们也能少吃点苦啊。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后勤真够好,项羽说不定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险了。这事儿啊,越琢磨越觉得,战场上的英雄故事背后,藏着多少士兵的难,咱们平时根本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