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杀掉关羽真的是孙权的想法,那么他和鲁肃的合卧畅饮就算是没有发挥出任何积极的作用了!孙权始终对孙刘联盟表现出浓厚的关切与期待,他清楚地明白,维护这个联盟对于东吴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保持与刘备的良好关系,才能让东吴不至于孤立无援,直面曹魏的威胁。孙权心中明白,若是孙刘联盟解体,必然受到曹魏和蜀汉的双重攻击,这样的局面显然对他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孙权在反思着破坏孙刘联盟的严重后果时,也不禁感到痛心,更加责怪周瑜成为造成杀害关羽的帮凶。
孙刘联盟的建立最早源于赤壁之战。当时的刘备正处于弱势,手下仅有不到四万的兵力,这样微不足道的战斗力量在曹操眼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东吴而言,这样的力量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支援,因此诸葛亮去寻找东吴的合作,实属一场攀附高枝的战略游戏。尽管诸葛亮在东吴辩论了许多,但最终是否能达成同盟,还得看周瑜的心意。表面上,周瑜似乎是在开玩笑地说与曹操作战不可,但实际上,他早已胸有成竹,心中有对策,并未真正考虑与刘备这样势单力薄的角色结为盟友。
尽管孙刘联盟勉强成立,周瑜对刘备的兵士并没有过多的依赖。在周瑜的眼里,刘备的力量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唯一让他看重的便是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经历赤壁之战,曹操在周瑜的巧妙布局和火焰冲击下被迫撤退后,周瑜开始垂涎于曹操的南郡。当他意识到刘备也对南郡虎视眈眈的时候,他便放话威胁道,如果刘备敢抢夺这块地盘,他定会亲自出手铲除这个威胁。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瑜对于刘备的轻视已是显而易见,他对所谓的孙刘联盟根本没有在心上。
周瑜在南郡争夺战中受到曹仁的暗算,又因为诸葛亮的机智使其屡屡受挫,这些苦恼不仅让周瑜心中懊恼,也为他日后的早逝埋下了隐患。周瑜的部将们对刘备由于怨恨加深,纷纷鼓动要彻底消灭刘备的势力。吕蒙,这位对周瑜崇拜有加的“粉丝”级部将,更是深受周瑜观点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孙刘联盟的看法。除了吕蒙之外,东吴的众多武将也常常提及要彻底铲除刘备,以免日后成为隐患。他们无一例外地继承了周瑜的理念,轻视与刘备的同盟关系,这样的态度为后来的关羽被杀埋下了悲惨的伏笔。
通常来说,君主与武将的想法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根据孙权的设想,他只是想要获得荆州的控制权,根本没有想过要通过杀掉关羽与刘备结仇。然而,当吕蒙毫无征兆地执行这一决策时,孙权心中感到异常不满,甚至于吕蒙死于诡异的情势,让人浮想联翩,不禁让人猜测是否是孙权下的毒手。作为一个聪明而具有政治眼光的人,孙权知道刘备在取得益州之后的实力已经变得不可小觑。他明白,维持孙刘联盟对于东吴而言存在巨大的利好,因此他一定能够预见到杀死关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这一切,并非是孙权所计划的冒险,而是吕蒙自己未经授权的草率决定。为了给吕蒙送行,孙权甚至不惜赠予他毒酒,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