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格里戈罗维奇是一位出色的海军将领,生于1853年1月26日,来自俄罗斯帝国圣彼得堡波尔塔瓦省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于1871年步入海军学校,三年后顺利毕业,成为一名海军中尉,并很快晋升为准尉。1878年,他加入了历史上著名的辛布里亚探险队,这是一次重要的外交任务,目的是通过展示俄罗斯的海军力量来压制英国在北美的贸易路线,并将其注意力从俄土战争区转移开。在这次探险中,格里戈罗维奇与一支由四艘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一道,航行至北美,并参与了多项任务。
返回喀琅施塔得后,格里戈罗维奇在1879年被晋升为舰队中尉,迅速展开了自己的海军生涯。1880年,他被分配到扎比亚卡号快速帆船,并于同年开始参与远东地区的军事行动,成为海军中将列索夫斯基舰队的一员。1883年,他回到了喀琅施塔得,并以中尉身份指挥了自己的第一艘舰船“Koldunchik”号,接着又接手了“Rybka”号。在1888年至1889年期间,他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890年至1891年,格里戈罗维奇指挥了彼得堡号轮船,并担任爱丁堡公爵号护卫舰的高级军官。随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指挥了“勇士号”轻巡洋舰、“科尔尼洛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和“拉兹博伊尼克号”二级巡洋舰等舰艇。1896年,他还成为了英国海军的特工,为俄罗斯与英国的海上关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到了1898年,格里戈罗维奇还负责监督了法国建造的“沙皇号”和“巴彦”号战列舰,展示了他在国际海军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1903年,格里戈罗维奇成功将法国建造的“太子号”战列舰带到旅顺港。1904年1月27日,在日本海军袭击旅顺港的战斗中,格里戈罗维奇所在的“沙皇号”战列舰被鱼雷击中,但通过卓越的设计和海员的英勇表现,成功抵挡住了日本驱逐舰的多次攻击,这一战斗为他赢得了三级圣弗拉基米尔勋章。随后的3月28日,他被晋升为海军少将,并被任命为旅顺港司令。在这段时间里,格里戈罗维奇凭借其卓越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确保了港口设施的完好与舰队的正常运作,为艰苦的围困战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随着1905年俄日战争的结束,俄罗斯舰队的威望逐渐下降,舰队的技术状况堪忧,官僚主义的阻碍也越来越明显。1911年,格里戈罗维奇被任命为海军大臣,面对困境,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通过争取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支持,获得了巨额资金来重振舰队。虽然重建任务艰难,但在他的努力下,俄罗斯舰队逐渐恢复了活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格里戈罗维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协调战时的造船、物资保障和舰员培训。然而,由于战争初期的失败,他被剥夺了对现役舰队的指挥权,直至1916年才重新获得了部分指挥权。随着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发,他被免去职务,并转到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度过了晚年。
格里戈罗维奇的晚年充满了艰辛与孤独。由于战后的经济困境,他不得不靠卖画维生,生活贫困。1924年,他终于获得了出国治疗的许可,并前往法国度过余生。1930年3月3日,格里戈罗维奇在法国南部的芒通去世,享年77岁。其遗体被安葬在当地的俄罗斯公墓。2005年,俄罗斯海军特派舰队将格里戈罗维奇的骨灰从法国带回,经过礼仪和仪式,最终安葬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家族墓穴中。
格里戈罗维奇的遗产不仅仅体现在海军上的成就,他还是一位性格复杂、充满自信但也不失傲慢的领导者。在海军和社会上的声誉并非完美,但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海军革命的保守态度,以及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虽然在他的领导下,海军士气有所下降,但他依然为俄罗斯的海军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