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某个早晨,陶勇将军正准备坐下享受一顿简单的早餐,突然之间,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当他打开门时,赫然站在门口的竟是宋时轮将军,陶勇顿时有些愣住了。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他原本宁静的早晨。
事实上,在见到宋将军的那一刻,陶勇的心里闪过一丝“心虚”。早在之前,三野总部就已经向他发出了调令,要他前往第九兵团担任副司令,成为宋时轮的副手。这本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升职机会,但陶勇却一直找借口推迟,迟迟未能赴任。面对这样的情形,宋时轮亲自上门“兴师问罪”,显然是无法再拖下去了。
陶勇虽然在心里明白,自己没有理由拒绝上级命令,但面对宋时轮的到来,他仍然感到有些不安。为了不让事情显得过于复杂,他决定直接面对并解开心中的疑虑。那么,陶勇究竟为何迟迟不愿上任呢?难道他与宋时轮将军之间有矛盾吗?
时间来到1950年10月,宋时轮本计划去解放宝岛,但中央的一封急电却突然将他召回北京。抵达后,宋时轮得知,中央决定临时改变作战方向,要他带领第九兵团赴朝作战。这一消息让他感到一丝紧张,但更让他意外的是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时的幽默安慰:“你去朝鲜就是为了对付美军陆战第一师,你们正好是绝配。”宋时轮的心情略微放松,因为他一直擅长对付类似美军的阻击战,而美军陆战第一师则以奇袭战术见长,正好是他的强项。
然而,虽然得到了中央的信任和毛主席的肯定,宋时轮心中仍旧隐隐有些担忧。美军的实力不可小觑,尤其是那支战斗经验丰富的陆战第一师。正当他略显焦虑时,三野政治部主任唐亮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陶勇将调任第九兵团,担任副司令。对于宋时轮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与陶勇曾在华东战场上有过交手,尽管两人并未有过深厚的互动,但他早已听闻陶勇“拼命三郎”的英名,对他的勇敢与作战能力心生敬佩。陶勇的加入,令宋时轮对即将开展的作战任务充满了信心。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陶勇始终没有如期前来报到。宋时轮一开始以为只是工作繁忙,但等待了大半个月,陶勇依然没有动静,这让他逐渐感到不安。此时他意识到,陶勇肯定是在有意拖延。宋时轮心中不免有些焦虑,他决定亲自去一趟23军,尽快让陶勇到位。
那天早晨,陶勇刚准备享用早餐,门外突然有人闯入,差点把他吓了一跳。陶勇本能地想要训斥来者几句,但当看到来人是宋时轮时,他立即愣住了。宋时轮的到访显然不是什么寻常的拜访,而是带着任务而来。陶勇见状,不禁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问道:“宋司令这么早过来,有什么事?”宋时轮也没有客套,直接坐到桌旁,拿起碗开始吃早餐。“正好我也没吃早饭呢。”他说完便一边吃一边环顾四周。突然,他注意到陶勇的房间里一切依旧井然有序,似乎没有任何准备前往九兵团的迹象,这让他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吃完早餐后,宋时轮放下筷子,直截了当地问道:“陶勇,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去九兵团报到?”陶勇看着面前这位直言不讳的将军,心里已经明白了他来此的目的。于是,他坦率地回答道:“上级的命令我一定服从,可是我的脾气大过你……”原来,陶勇在接到调令时,心中其实是十分欣喜的。虽然不舍自己心爱的老部队,但想到即将前往朝鲜与美军对抗,他也没有太多遗憾。唯一的顾虑是,他担心自己与宋时轮的脾气不合,可能会影响到战斗的整体配合。
陶勇的火爆脾气在军中是出了名的,但他面对上级时总是十分尊敬。然而,宋时轮的脾气也不逊色,甚至连粟裕等老将都曾与他发生过冲突。陶勇还记得宋时轮当年因兵力不足与粟裕发生激烈争执的事情,而这一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陶勇担心,如果两人在战场上发生分歧,可能会因为脾气问题影响作战计划,这也是他一直拖延赴任的原因。
听完陶勇的解释,宋时轮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真诚地向陶勇道歉,表示自己虽然脾气急躁,但在大事上绝不会意气用事,并且已经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我知道我的脾气是个问题,但我会努力改进。”宋时轮说道,接着他恳请陶勇放心,尽早上任。
陶勇听了宋时轮的话后,深感愧疚,立即表示自己误会了宋司令,并保证马上收拾行李,前往九兵团报到。最终,陶勇正式成为第九兵团副司令,与宋时轮一同出征朝鲜。两位将军并肩作战,在战场上一次次打出了令人震惊的胜利,屡次重创美军,赢得了无数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