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传》的时候,不少人都纳闷:甄嬛手握大权,为啥放着亲生的六阿哥不扶,偏偏让弘历当了皇帝?这事儿说起来,全是她为儿子盘算的深谋远虑。
雍正刚死那会儿,慎郡王就提议让熹贵妃主持大局,恒亲王立马跳出来反对:“她自己有儿子,储位哪能让她定?” 可甄嬛偏说自己就是个深宫妇人,不懂朝堂事。其实她心里跟明镜似的,六阿哥要是真坐上龙椅,怕是坐不稳。
最关键的是六阿哥的身世。虽说滴血验亲时混过去了,但他毕竟是果郡王的儿子。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别说当皇帝,能不能保住小命都难说。皇上生前就对果郡王和甄嬛的关系疑神疑鬼,要是哪天有人翻旧账,重新滴血验亲,真相大白之日,就是他们母子遭殃之时。甄嬛可不想冒这个险。
再说说弘历。这小子打小就多疑,就算甄嬛帮他坐上皇位,他也未必信这个后妈。刚登基就跟甄嬛讲《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明着是说历史,暗着是怕六阿哥抢他的位子。甄嬛心里清楚,只要六阿哥还有皇子身份,弘历就不会真正放心,迟早会对他下狠手。后来她让六阿哥出嗣果郡王,改成贝勒身份,就是彻底断了他继位的可能,让弘历没了后顾之忧。
而且甄嬛看透了帝王家的苦。皇上这辈子被后宫算计得头都大了,亲生儿子没几个活下来的。她自己在宫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知道权力这东西看着风光,背后全是刀光剑影。六阿哥要是当了皇帝,说不定就得跟先帝一样,天天防着这个、盯着那个,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万一再遇上像宜修那样的皇后,自家儿子的小命都得搭进去。
甄家的家训也影响着她。当年父亲就嘱咐她,在宫里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终老。甄嬛自己也说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她见过太多人为了争权夺利丢了性命,不想让亲儿子重蹈覆辙。对她来说,儿子能平安喜乐过一生,比当那个孤家寡人似的皇帝强多了。
所以说,甄嬛不让六阿哥当皇帝,不是傻,是太聪明。她放弃的是虚无缥缈的皇位,保住的却是儿子的性命和安稳。这世上当妈的,不都盼着孩子能平平安安吗?哪怕是在吃人的后宫里,这份心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