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这可是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距离,那么问题来了,从普通跑者的角度看,跑5公里要达到多快的速度,跑出多厉害的成绩,才能算得上是高手呢?
最近,我在某个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5公里的最好成绩截图。
本想着能得到一些鼓励或者交流,可没想到,评论区一下子炸开了锅。
好多人留言说:“就这成绩,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他们似乎觉得我这个速度慢得可怜。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跑圈的相关数据统计,普通男性跑5公里的平均配速是7分03秒,而普通女性则是7分46秒。
有了这些数据做参考,你们再看看,我这配速还算慢吗?
虽说离高手的水平还有距离,但也不至于差到被大家一顿吐槽吧。
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了一张搞笑版的5公里成绩划分表,按照这个表来看,我这成绩还算凑合。
不过回到现实中,绝大多数人跑5公里很难跑进35分钟,甚至有很多人根本没办法一口气跑完这5公里。
要是你的5公里成绩能在35分钟以内,那其实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要是能跑进30分钟以内,就算称不上是顶尖高手,至少也能算半个高手啦。
现在的跑圈,内卷现象那叫一个严重,这就导致很多跑者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跑步速度快就特别有面子。
就拿这5公里来说吧,要是没跑进20分钟,好像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提。
这种风气可不好,直接造成了很多盲目追求速度的跑者受伤概率大大增加,他们都忽略了跑步最本质的意义。
其实啊,别看跑圈人不少,真正知道跑进20分钟意味着什么的人可不多。
5公里的二级水平是16分10秒,在部队里,能达到这个成绩那可就是兵王级别的人物了。
所以啊,大家可别被那些数据冲昏了头脑,快和慢说到底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作为普通人,跑步就是个爱好,自己跑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参加比赛,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心率来跑,最适合的心率计算方式是:80%×(220 - 年龄)。
比如说我今年30岁,那我的心率就应该控制在80%×(220 - 30) = 152左右。
所以追求健康的跑者们,平时别只盯着配速跑,算出自己合适的心率,按照心率跑才是最安全的。
当然普通跑者也有自己的追求,要是你想提高5公里的成绩,达到高手的水平,平时就得讲究方法。
比如可以多跑跑10公里的长距离,这样能提高有氧耐力,建议一周最好有3 - 4次这样的长距离有氧训练。
总之快和慢只是相对的,跑步的本质是为了健康和快乐,普通跑者不用盲目追求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