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藏族女人。
卓嘎和她的父亲、妹妹一家三口,守护了我国西藏近2000平方公里的国土。她的名字叫卓嘎,一个默默坚守的名字。
01
卓嘎出生在1961年,家乡是位于西藏的一个叫玉麦的地方。这个地方面积辽阔,接近2000平方公里,却只有她、妈妈、爸爸桑杰曲巴和妹妹央宗四人栖息其间。阿爸作为乡长,肩负着保护家园的责任,既是领头人,也是整个家庭的支柱。
在卓嘎的记忆里,玉麦的冬天漫长而严酷,每年的一半时间都是寒冷的季节,山路被厚厚的大雪封锁,活动的空间异常狭窄。而夏天,则是无尽的雨水,河谷里的花朵五彩斑斓,却没有足够的食物生长。每年10月,阿爸都会在雪封山之前,赶着牛羊出山,去换回一年的口粮。当粮食终于带回来时,连牦牛也因疲惫倒在地上。
年幼的卓嘎心生不满,常常埋怨阿爸:“既然运粮如此艰难,我们为何不搬去外面的地方住?”而阿爸总是回答:“我们在边境,这片土地辽阔,人少,我们守不住,谁来守?”那时的卓嘎根本无法理解父亲的话,她不明白守护边疆意味着什么。
然而,一次事件改变了她的看法。某天,阿爸慌慌张张地回家,告诉她:“印度人把国旗插到了玉麦山头,我得去找解放军。”卓嘎记得阿爸平时总是稳重、沉着,但那天却显得异常急躁。大雪封山时,阿爸毅然决定翻越雪山去找解放军,母亲央宗苦苦劝阻,但阿爸坚定表示:“如果不去,整个家庭都会有危险,只有解放军才能把印度军人赶走,才能保住我们的家。”
这让卓嘎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所守护的家园,真有可能被外人占领。幸运的是,在解放军的努力下,印度军人撤回了国旗。而阿爸也开始做起了另一项工作:用省下的钱缝制国旗,挂在玉麦山头的最高峰。接下来,卓嘎与父亲的任务不再只是放牧,还要时刻查看挂在山上的国旗是否安好。
除了看守国旗,阿爸还带着卓嘎去更远的地方巡逻边境,这叫“巡边”。从那时起,玉麦的山头上陆续插上了四面国旗,昭示着这里是中国的领土,是有守护者的家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卓嘎的家庭逐渐壮大。除了妹妹央宗,家里又添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玉麦不再是他们一家四口的天地,而是家人们共同的栖息地。玉麦的生活似乎因此也变得更加热闹,父亲桑杰曲巴的坚守,不再是孤独的事业。
02
在接下来的岁月中,卓嘎开始在困苦与向往之间摇摆。她向往着外面的繁华与便利,却又不得不在这片苍茫大地上与困难做斗争。
然而,家中的噩耗接连不断。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母亲因病未能及时治疗,去世了。紧接着,卓嘎的妹妹央宗在翻越雪山时,不幸因寒冷冻死。两次失去亲人的痛楚,深深地刻在卓嘎的心里,也让阿爸第一次在她面前流下了眼泪。
此后,阿爸渐渐开始有了离开玉麦的想法。在卓嘎的弟弟去了外地读书后,上级政府也在曲松乡为他们建起了新房,并划拨了土地,动员一家人搬迁。阿爸带着卓嘎和央宗搬到了曲松,这里不仅有新房子,青稞也能生长,阿爸再也不必在雪山间背粮食了。
然而,冬天一过,阿爸的心情恢复了平静后,他决定带着家人返回玉麦。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繁华,玉麦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故乡。回到家时,卓嘎一家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家里的门锁被撬开,屋内物品丢失一空,地上凌乱不堪。阿爸愤怒地咬牙切齿:“是那边的人干的!”卓嘎知道,阿爸口中的“那边人”指的是印度军人。
阿爸站在狼藉的家中,深深感叹:“看吧,只有人留守,家才会安稳;只有人守,国土才会守。”于是,卓嘎一家重新把印度人赶了出去,玉麦又恢复了平静。
不久,姐妹俩也到了出嫁的年纪,阿爸却坚持不让她们离开玉麦:“如果你们嫁出去,谁来守卫这片土地?”最终,姐妹俩只能留在玉麦,与父亲一起守护这片土地。
卓嘎最终继承了父亲的责任,成为玉麦乡的第二任乡长。她的坚守和奉献,终于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03
随着玉麦的不断发展,居民人数也开始增加。卓嘎带领乡邻们与边防官兵紧密合作,主动为官兵提供协助和边境信息,共同保卫这片祖国的土地。
卓嘎不仅是玉麦的守护者,也是新时代的传承者。在她的带领下,玉麦的许多石头上都涂上了鲜艳的国旗,而她自己也视每一面国旗为中国的坐标,坚定地表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随着公路通向玉麦,卓嘎终于可以走出山外,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她的第一站是毛主席故居——韶山。对于卓嘎而言,毛主席有着深远的意义。玉麦,曾是“麦克马洪线”上的一部分,这条被英国人画出的边界线,曾侵占了我国9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毛主席深知这条线的耻辱,所以在边境问题上做出了种种努力,甚至在1962年发动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卓嘎的父亲桑杰曲巴,是那场战斗的见证者之一。他曾为前线运送物资,亲眼见证了每一寸土地的收回都付出了鲜血的代价。“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这句话,成为了卓嘎一生的家训。
2011年,玉麦迎来了边防派出所的建立;2017年,卓嘎的外甥也回到了玉麦,成为第三代守边人。玉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卓嘎一家用五十年的坚守,捍卫了近2000平方千米的国土。她的故事,是一首英勇的赞歌,也是一种无声的使命。守边,简单的两个字,却凝聚了无尽的辛劳与付出。卓嘎和她的家人,始终是那片土地上的守护神。
高唱战歌,守边浓,树我泱泱大国风,致敬最美的守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