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尊敬的皇帝之一,尤其在儒家士大夫的心目中,他的地位无疑名列前茅。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民众依旧感到深切的悲痛,甚至连辽国的皇帝也为之垂泪。这位仁君无疑是一位出色的帝王,但令人困惑的是,尽管他拥有三宫六院,且声名显赫,却始终没有子嗣能够继承他的帝位。这个谜团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
宋仁宗的身体状况并没有问题,作为一位帝王,拥有三宫六院是理所应当的,完全具备繁衍子嗣的条件。实际上,他一生育有三个儿子和十三个女儿。然而,这些儿女中,只有四五位女儿能够长大成人,其他的都早早夭折。而三个儿子也没有一位活到成年,最长寿的也不过四岁。面对这个接连不断的打击,宋仁宗在晚年最终决定收养了宗室子弟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赵曙)为继子,试图为国家选定继承人。赵宗实是宋太宗赵元份的孙子,原本名赵曙。尽管宋仁宗有不少子嗣,为什么没有一个能长大成材,成为继位的继承人呢?对此,后人有两种主要的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母体年轻论”。宋仁宗虽然德行出众,但在历史上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好色皇帝之一,后宫的嫔妃无数,这与他始终未能有子嗣的状况息息相关。事实上,他直到二十七岁才有了长子赵昉。对于一位急需继承人的皇帝来说,二十七岁才得子在当时实属晚育。如果皇帝本身并不太重视子嗣,大臣们也会督促他去多与后宫妃嫔亲近,努力繁衍子嗣。宋仁宗显然并不缺乏这方面的动力,他一生育有十六个子女,但却有四分之三的孩子早夭,包括他的三个儿子。很多研究者认为,宋仁宗的子女夭折的高死亡率,可能与当时后宫嫔妃的年纪过轻有关。
在宋代,女性的婚龄远低于现代,许多妃子在十三、四岁便嫁人,甚至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氏结婚时仅有十二岁。这样的年纪就开始怀孕生产,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无疑给胎儿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即使是现代医学也提倡女性至少要在十八岁以后再怀孕,以保证母婴健康。而宋仁宗的三个儿子和其他女儿几乎都由年纪较轻的妃子所生,这样的早婚早育使得他们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导致多位儿女夭折。因此,母体的成长性不足与宋仁宗喜爱年轻女子的行为,很可能是导致子嗣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种解释则为“宫廷阴谋论”。宋仁宗直到二十八岁依旧没有子嗣,这在当时是极其严重的事情。在宋代,许多人在二十八岁时已经为人祖父,尤其是作为皇帝,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江山的继承问题。即便宋仁宗自己认为年纪尚轻,可以再等一等,但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却对此焦虑不已。早在他二十五岁时,大臣们就建议他收养赵曙,作为未来的继承人。赵曙随后也被宠幸,封官加爵,并且被送出宫外几次,逐步失去了继位的可能性。然而,宋仁宗之后接连生育了三个儿子,这令赵曙的继位之路似乎越来越渺茫。
巧合的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在他四十二岁时才有了他,早先的继承人赵允让也被送出了宫外。看似巧合,但若仔细分析,赵允让和赵曙父子在皇位继承上屡次失落,可能并非完全是运气使然。许多人认为,宋仁宗的儿子夭折或许并非单纯的天命,或许赵允让和赵曙在其中有所作为。赵曙当时虽年幼,但其父赵允让作为宫廷中的一员重臣,有可能通过暗中操作,毒害了宋仁宗的子嗣。毕竟,赵曙与一大批勋贵的利益息息相关,若宋仁宗无后,赵曙便有机会继位,获得无尽的权力。
至于赵曙,他与父亲赵允让的关系复杂且充满潜在的权谋斗争。他本人心怀不满,加之继位的诱惑,绝不可能坐视自己失去皇位的机会。因此,宫内的太监、宫女及勋贵们也可能会在幕后协助赵曙,通过改变宋仁宗的饮食、身体状况等手段,使其无法繁衍后代。至此,宋仁宗无子是否与赵曙父子之间的阴谋有关,成了历史学者们争论的话题。
无论是哪种解释,都能看出,宋仁宗虽然声名赫赫,但却面临着巨大的继承危机。至于这种危机是否因宫廷权谋或健康原因所致,历史或许永远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宋仁宗虽然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但他的无后也为他的帝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所说的那句话:“这也许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