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农先生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记忆的瑰宝 —— 丙午户部粤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铜币的发现颇具机缘,一次整理家族旧物时,农先生在尘封的木箱深处,邂逅了这枚静静沉睡的古币。岁月在它表面沉淀出醇厚的包浆,泛着柔和的光泽,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家族长辈告诉他,这枚铜币是世代相传的宝物,每一道痕迹都镌刻着时间的印记。自那以后,这枚铜币便成了农先生心中最珍视的藏品,寄托着他对家族历史的深切眷恋。
图片中,这枚丙午户部粤字版大清铜币尽显独特魅力。正面中央,楷书铸就的 “大清铜币” 四字端庄沉稳、苍劲有力,上方环绕的满文与汉字相映成趣;左右两侧干支纪年 “丙午”、铸造部门 “户部” 及铸造地 “粤” 字清晰可辨,明确昭示其出自广东户部造币厂;下方 “当制钱十文” 的面值标注,更添严谨庄重之感。翻转铜币,背面中央一条蟠龙栩栩如生,龙身蜿蜒盘旋、张牙舞爪,鳞片纹理细腻入微,尽显皇权的威严神圣。四周镌刻的英文 “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 与 “光绪年造” 铸造年份,巧妙融合中西元素,彰显清末货币制度的时代特色。整枚铜币铸造工艺精湛,边缘光滑圆润,自然形成的铜黄色包浆温润古朴,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这枚丙午户部粤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诞生于光绪年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变革迭起的时代。面对财政困境与货币流通难题,清政府大力推行铜元铸造,这枚铜币便在这样的历史浪潮中应运而生。它不仅缓解了当时货币流通的紧张局面,更为经济交流与繁荣注入活力。历经岁月洗礼,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湛的艺术工艺以及稀缺的存世数量,逐渐成为收藏界炙手可热的珍品。其蕴含的历史价值与投资价值日益凸显,吸引着众多藏家争相收藏。
随着家族年轻一代对古物兴趣的逐渐淡去,农先生开始思索这枚铜币的未来传承之路。为此,他选择通过这篇推文,将这枚铜币的故事与价值分享给热爱历史、钟情古钱币收藏的同好。希望借由推文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领略这枚铜币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农先生期待能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珍惜它,并愿意传承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有缘人。他坚信,在新主人的呵护下,这枚铜币将续写传奇,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而这,也是他对家族记忆最深情的传承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