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首发激励计划
文 | 历史求知所
编辑 | 历史求知所
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一个缺乏文化凝聚力的国家,往往会面临不稳定,甚至难以长久生存的困境。然而,现实中,许多国家并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文化,或者说它们的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越南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年来,越南为了寻求文化独立,尝试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这一过程中,他们几乎割断了自己文化的根源。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中国与越南的历史渊源深厚,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割舍的关系。两国的正式交往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那时,秦始皇派遣大将赵佗带领50万秦军南征百越之地。尽管秦朝最终灭亡,但赵佗和秦军继续在岭南驻扎并扩展南部领土,与越南的接触由此开始。甚至到今天,越南的历史教科书中,仍然将赵佗所建立的政权视为越南的“祖先”之一。
进入汉代,汉武帝继位后,继续发兵南下征伐南越,进一步扩张领土,并在越南北方设立了交趾郡。此后,尽管越南经历了唐朝末年和宋朝时期的多次变故,但直到越南正式脱离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才宣告了相对独立。然而,尽管如此,越南始终保有中原王朝的藩属身份,必须定期派遣使者朝贡,国王的更替也需要得到中国皇帝的认可。
由于越南在历史上长时间是中国的直辖领土,这种政治上的依赖深深影响了越南的文化。特别是在文字上,直到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越南的官方文字与朝鲜一样,都是汉字,越南的历史文献也多以汉字为载体。直到1858年,法国开始侵略越南,并以武力打败了当时的越南政府。虽然此时的大清王朝早已风雨飘摇,但中国依然派遣了冯子材等将领协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并且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的胜利。然而,腐朽的清朝政府虽然能调动精锐部队,却无法抵抗外部的侵扰,最终导致了中法战争的失败。
到了1884年,法国全面占领了越南。尽管法国和英国都是殖民帝国,但两者的统治方式却大相径庭。英国对殖民地的文化和教育几乎毫不关心,唯一关注的就是金钱。而法国则注重对殖民地的文化输出,他们通过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建设,试图通过“洗脑”的方式,确保自己对越南的长期影响。法国不仅在越南建立了大量学校,还在20世纪30年代构建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启蒙教育到高等学府都有涵盖。
根据统计,法国统治期间,越南的文盲率从95%下降至86%。虽然这一数据仍然不尽人意,但至少比起以往有所进步。然而,法国并非纯粹为了帮助越南发展教育。通过这种文化输送,法国让拉丁文字逐渐取代了汉字,成为越南的主要文字。法国殖民者用这种方式推动了越南社会的现代化,但也导致了越南文化根基的丧失。
然而,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全球革命潮流的席卷,越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成功击败了法国侵略者,建立了新的政府。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越南政府决定废除汉字,全面改用拉丁字母。这一决定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它又给越南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越南选择去汉字化的原因,实际上有多个层面。首先,经过法国数十年的殖民统治后,越南社会的教育体系已经对汉字产生了很强的排斥情绪,重新恢复汉字的使用将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此外,由于当时越南流行的繁体汉字在学习上并不如拉丁字母简便,因此为了快速普及教育,政府自然更倾向于采用拉丁字母。
其次,越南在经历了法国和美国的侵略后终于获得独立,急需通过改变文字和篡改历史,来塑造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去汉字化成为了有意识的政治选择,意在脱离对中国文化的依赖,建立越南独立的文化特色。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讽刺的。虽然越南政府通过去汉字化来寻求文化的独立,但这一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境。越南人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连祖先留下来的书籍、石碑都无法阅读了,这种文化遗产的断裂让人唏嘘不已。更重要的是,随着二战后的全球格局变化,法国的影响力大幅衰退,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却逐渐崛起。随着中国日益强大,汉语作为世界的主要语言之一,其影响力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法国的影响力逐步减弱,法语在越南的使用也逐渐减少。反观中国,作为越南最大的邻国与贸易伙伴,汉语的使用成为了跨国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越南和中国之间的语言鸿沟,越南在跨国贸易中常常面临不小的困难。特别是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越南不仅需要掌握中文,还得为无法沟通的情况作好准备,甚至需要依赖翻译。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南的科技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碍。由于语言障碍,越南在引进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时,常常显得步履蹒跚。这种局面让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开始反思是否应该恢复汉字,甚至在一些人中产生了恢复汉语的呼声。毕竟,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延续密不可分,如果越南无法重新接纳汉字,那么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势必会受到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越南政府是否会改变政策,重新审视汉字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你认为,越南是否应该恢复汉字的使用?